葉立斌/核稿編輯台灣政治漫畫家魚夫(本名林奎佑)是首名將故總統蔣經國畫入政治漫畫的創作者,為開啟評論政治風氣的先鋒。家屬於今(1日)晨,在臉書證實他因肝癌辭世,享壽65歲。營養師李婉萍提醒,肝癌患者有5類食物千萬不要碰,油炸、加工、高鹽分、沒有徹底煮熟、以及酒精或來路不明的保健品,補錯還會加重肝負擔
近日冷氣團來襲,監察院長陳菊傳出二度中風,南投縣衛生局表示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也是引發中風的主要原因之一,患有心房顫動的患者罹患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5倍,南投縣自2022年起提供民眾30秒快速心房顫動篩檢,迄今已完成篩檢6萬5544人,初篩異常976人,完成就醫959人,確診心房顫動及心血管疾
台東每年平均發生約3至5件疑似重大兒虐案件,比例非常高,通報受虐兒童比率居高不下。以往驗傷與相關評估仰賴外縣市醫院支援,台東馬偕醫院2022年承接衛生福利部「推動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計畫」,並編制全國首創的「兒童版驗傷診斷書」,今(27)天再揭牌成立「兒保中心」,持續提升台東兒少保護服務的品質與
國健署日前公布2022年癌症時鐘快轉17秒,平均每4分2秒就新增1名癌症患者,癌症也長達42年為國人死因首位,每年約5萬多人死於癌症,2022年台灣新發癌症人數有13萬293人。建同文教基金會營運長、台北醫學大學名譽教授韓柏檉也是癌症存活者,抗癌成功16年的他被喻為「抗癌心靈導師」,最近在一場論壇中
62歲的張先生在35歲時就已經被診斷罹患糖尿病,並在40歲合併高血壓,腎功能也慢慢惡化到慢性腎病第4期,連腿部傷口都好不了;經醫療團隊建議使用腸泌素(瘦瘦針)控制血糖,才緩步穩定病情。基隆長庚醫院心臟電生理與心律不整醫學科醫師陳天心表示,腸泌素是腸胃道分泌的荷爾蒙,也是最近幾年非常熱門的具控制血糖和
黃宜靜/核稿編輯各地麻疹疫情爆發,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指出,麻疹病毒是1種高度傳染性疾病,可透過飛沫或直接接觸感染者的分泌物傳播,目前全球多國爆發疫情,尤其建議避免前往與我國往來頻繁之東南亞國家,如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等國高風險區域,並接種MMR疫苗(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疫苗),
沈莉馨/核稿編輯退化性膝關節炎不只是老人家及停經婦女的專利!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吳育葳指出,運動傷害、體質過重都容易使關節軟骨磨損,造成關節退化提早到來。若有膝蓋疼痛且伴隨下述6點中的3點以上,表示膝關節已出現老化現象。包含:年齡大於50歲、早晨起床膝關節僵硬少於30分鐘、活動時發出聲響、壓痛、腫大
嘉義基督教醫院獲得台灣新生兒醫療照護網絡(簡稱TNN)認證,今揭牌率先成為嘉義地區TNN合作醫院,是推動新生兒醫療照護新里程碑;未來服務範圍涵蓋嘉義、雲林及北台南,提供更完善低體重、早產新生兒照護服務。嘉基副院長楊正三、義大醫院兒童醫學部教授林其和等人今出席揭牌儀式,林其和是TNN重要推動者之一,他
現年62歲的張先生在35時就已經被診斷罹患糖尿病,並在40歲合併高血壓,腎功能也慢慢惡化到慢性腎病第四期,連腿部傷口都好不了;經醫療團隊建議使用腸泌素(瘦瘦針)控制血糖,才緩步穩定病情。基隆長庚醫院心臟電生理與心律不整醫學科醫師陳天心表示,腸泌素是腸胃道分泌的荷爾蒙,也是最近幾年非常熱門的具控制血糖
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甲狀腺癌2022年位居國人癌症發生率第7位,女性發病率更高,排名第4位。雖然多數惡性度較其他癌別低,但仍有約10%屬於難治性患者,接受傳統治療如手術與放射性碘-131的療效有限。台大醫院昨天發表次世代基因檢測套組,可為患者提供精準的基因標靶治療,大幅降低副作用、提升療效。
破紀錄!今(2024)年年終獎金高達3.2個月、刷新128年來紀錄的彰化基督教醫院,明年農曆春節年終獎金是否再破紀錄?備受醫界矚目,彰基指出,目前核定2025年年終獎金高達10億元,發放的金額會隨著員工職級不同而有所變動;至於到底是幾個月?目前還在計算中,「相當樂觀,不會讓大家失望」。
沈莉馨/核稿編輯衛福部國健署日前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22年10大癌症男女合計的發生人數,乳癌排名第3,而早期預防與發現是降低威脅的關鍵。國健署於臉書發文,提醒女性朋友認識乳癌的危險因子,並提出3個「及早」原則: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幫助有效預防乳癌,確保健康生活。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昨公布,國內今年首例境外移入「萊姆病」確定病例,患者為1名60多歲法籍男子,個案於今年5月至10月到法國,9月中旬在當地遭蜱蟲叮咬,導致腿部出現紅疹,返台後,紅疹情況未改善,於12月上旬就醫,經醫師通報採檢後確認感染萊姆病,目前正在服用抗生素治療中。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20日)公布,國內今(2024)年首例境外移入「萊姆病」確定病例,患者為一名60多歲法籍男子,個案於今年5月至10月到法國,9月中旬在當地遭蜱蟲叮咬,導致腿部出現紅疹,返台後紅疹情況未改善,於12月上旬就醫,經醫師通報採檢後確認感染萊姆病,目前正在服用抗生素治療中。
相關新聞請見大腸癌新發個案增逾千人 胃腸肝膽科醫:應增加篩檢便利性力拚癌症死亡率降3成!元旦起5癌篩檢資格放寬 成人健檢年齡放寬葉立斌/核稿編輯大腸癌在國內相當常見,根據今(19)日衛福部國健署發表之2022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新發個案人數比2021年增加1405人,且發生人數的排名高居第2位
總統賴清德喊出2030年癌症死亡率減少30%,但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我國受疫後癌症浪潮威脅,新發癌症個案數恐大幅增加。國民健康署自2025年元旦起放寬成人健檢資格,並擴大實施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肺癌,同時提高相關補助與醫療院所給付金額,盼藉此及早發現個案並投入治療。
新冠肺炎期間全台忙防疫,癌症篩檢人數明顯減少,雖疫後稍有回升,但衛福部國民健康署2022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當年度新發癌症個案暴增8531人。對此醫師直言,現在台灣正在還疫情期間輕忽篩檢的債,6年內癌症死亡率降低30%的目標可能也變得遙遙無期。
據衛福部統計,攝護腺癌在2022年成為男性癌症死亡率的第5名,部立台南醫院於今年11月收治1位8旬郭姓老翁,該翁罹患侷限性第2期攝護腺癌,考量患者年事高、有多重慢性病,傳統手術風險大,醫病討論後採取無創傷俗稱「海神刀」的影像導航高強度聚焦超音波消融癌病灶,術後隔天就出院,沒有尿失禁與勃起障礙問題,讓
相關新聞請見癌症海嘯來了!新發癌症激增逾8千人 「肺癌」再當癌王葉立斌/核稿編輯衛福部國健署今(19)日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22年台灣新發癌症人數突破13萬,比前一年激增8531人。其中十大癌症新發生人數中,肺癌新發人數1萬7982人,蟬聯榜首,其次依序為大腸癌、女性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而子
國人飲食習慣西化、缺乏運動習慣,導致大腸癌持續造成健康。衛福部國民健康署2022年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大腸癌新發個案人數較2021年增加1405人。胃腸肝膽科醫師直言這是「疫情期間的債」,呼籲政府設法提高民眾篩檢的便利性,並通過各項措施減少民眾大腸癌風險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