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宜靜/核稿編輯近日正值流感、腸病毒期,許多人視「抗菌」2字為防疫關鍵之一,瘋買抗菌洗手液、濕紙巾等,外出餐前也不忘拿酒精狂噴雙手;對此,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提醒,常見於抗菌產品中的三氯沙(Triclosan, TCS)、三氯卡班(Triclocarban, TCC)恐刺激腸道發炎,長期下來
1名台南婦人年輕時即被診斷出子宮肌瘤,卻遲未接受治療,長期飽受經血量過多的困擾,須頻繁更換夜用型衛生棉,因失血過多導致貧血,血紅素偏低。最近檢查才發現肌瘤已增長至22公分,並壓迫膀胱與直腸,導致頻尿與排便不順,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與心理狀態,求治光田綜合醫院,經婦產部主任陳穎中運用海扶刀精準聚焦治療後,
台東縣最北端的長濱鄉,長期醫療資源匱乏,花蓮慈濟醫院肝膽腸胃內科主治醫師輪流支援衛生所門診已近2年。今年2月起,由易志勳醫師於每月第一週週五專責支援,希望除了照護當地居民的腸胃科疾病,也能發揮肝炎防治專才,與衛生局、衛生所團隊合作打擊肝病。
葉立斌/核稿編輯塑膠微粒無所不在,它們漂浮在空氣裡,藏在食物和水中,甚至潛伏在日常使用的保養品、衣物纖維中。但多數人一直以為,這些細小塑膠只是偶然進入人體,很快就會被排出。但最新研究證實,塑膠微粒不僅能進入人體,還會長期囤積在器官裡,特別是在肝臟、腎臟,甚至是大腦,導致失智風險增加。
2025年起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平均每5人有1人是65歲以上老年人,有些老人走路、行動不慎跌倒時,手常撐地導致手腕處橈骨粉碎性骨折。1名70歲婦人因此到醫院就醫,骨科醫師指傳統健保骨板難固定,傷者做新式的自費多角度互鎖式骨板,固定效果穩又好。
為鼓勵民眾參與癌症篩檢,彰化縣自2022年推出「癌篩送禮券」活動,檢查項目包含口腔癌、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肺癌及B、C型肝炎等六項,每完成一項篩檢,可領100元禮券,最多可領600元。彰化縣衛生局提醒,定期篩檢是預防癌症的關鍵,早發現、早治療,才能守護健康。
葉立斌/核稿編輯涼拌豆腐、皮蛋豆腐、炸豆腐、麻婆豆腐等豆腐料理讓人食指大動,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指出,富含大豆異黃酮的豆腐還能預防乳癌、大腸癌、肺腺癌。營養價值高、低熱量、高蛋白、富含大豆異黃酮與鈣質的豆腐,是非常適合日常飲食的健康食材,也是最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
世界衛生組織(WHO)轄下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最新報告指出,從未吸過香菸或菸草卻罹患肺癌的人,比例呈現上升趨勢,推估已是全球第5大癌症死因,空氣污染可能是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中國。英國《衛報》3日指出,IARC發表於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呼吸醫學」(Lancet Respiratory Medi
衛福部自2022年推動「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透過健保補助減輕住院病患家屬照護負擔。但北市議員張斯綱指出,計畫試辦3年來六大直轄市的補助床數涵蓋率皆不到一成,台北市名列倒數第二,且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未參與計畫,會增加家庭經濟負擔,建議聯醫盡快加入,並透過既有資源確保市民夠獲得適當醫療。
沈莉馨/核稿編輯48歲女星徐熙媛(大S)驚傳因感染流感併發肺炎不幸驟逝,消息震驚各界,也再次引發大眾對流感威脅的關注。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在其臉書專頁「減重醫師 蕭捷健」發文呼籲,近期流感疫情來勢洶洶,以H1N1為主,應儘早接種疫苗、提高警覺,避免疾病惡化。
肺癌常年高居台灣癌症死因第1位,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約5分之1。警消人員出入火場或長時間暴露於高風險環境,容易吸入有害氣體導致肺癌,台北市衛生局自今年1月起擴大提供40歲以上服務於北市的警察及消防人員,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指定院區接受每2年1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一種新型血液檢測技術,能準確篩檢中老年族群的大腸癌,偵測罹癌者體內大腸癌的準確率為81%,排除健康者罹癌的準確率則高達90%。這項新技術可望大幅提升大腸癌篩檢率,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臨床腫瘤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葉立斌/核稿編輯逢年過節,跟親朋好友打打麻將聯絡感情很常見,而且聽說能防失智,何樂而不為?河堤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在臉書專頁「李炎諭醫師的復健聊天室」發文表示,確實國內外多項研究、衛教均指出打牌與降低失智風險、提升認知功能相關,但強調不沉溺賭博、傾家盪產;而除了打牌,平時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不菸、酒、
黃宜靜/核稿編輯過年團圓,親朋好友相聚難免小酌,不過營養師陳冠蓉表示,飲酒形同「喝毒藥」,酒精有諸多危害,像是會影響肝臟健康、損傷大腦功能、增加癌症風險、降低營養素吸收等。而根據最新研究健康飲酒量建議為「0」。她建議,可以改喝黑咖啡和綠茶替代酒、維持理想體脂、攝取多色蔬果,達到護肝防癌效果。
過年期間氣溫驟降,氣喘發作風險大幅提高,若患者未沒能定時服藥,也會造成病情更容易反覆發作。北醫大藥學院教授吳宗軒指出,美國因藥價昂貴而無法穩定用藥的氣喘患者,氣喘發作風險較穩定用藥者增加95%,台灣對氣喘用藥給付較為全面,患者務必要珍惜資源、穩定用藥,才能確實控制病情。
相關新聞請見健康網》孩子追星好煩惱? 心理師揭家長不阻止15理由健康網》工作、生活壓力像極《魷魚遊戲》? 中醫授4招健康應對葉立斌/核稿編輯如果你喜歡躺在床上滑手機,看到很難睡覺;或是為了社群網站或短影音,放棄現實生活的關係,例如出門見朋友,代表你腦腐了。澳洲搶先針對16歲以下青少年禁止使用《Tik
40歲的蔡小姐2年多前懷孕第2胎5個多月時,感覺左乳刺痛癢,摸到硬塊,就醫檢查確診罹患乳癌第二期,為了守護家人與自己,勇敢抗癌,孕期接受對母胎相對安全的前導性化療,生下健康男寶後,接著進行全乳切除重建,並完成放療、輔助性口服化療,現在持續接受停經針及抗荷爾蒙治療,恢復良好,提醒孕產婦防癌保養的重要。
民眾黨台北市議員林珍羽昨天自曝罹患肺腺癌第一期,震驚各界。她坦言,自己從不抽菸,也沒有家族病史,卻在檢查中意外發現肺部有「毛玻璃狀結節」。醫師提醒,近年來國內不抽菸卻罹患肺癌的年輕女性比例增加,定期篩檢相當重要,即使篩檢中發現扎實或毛玻璃狀結節,也不代表一定是罹患肺腺癌,尤其是第一期患者復發率不到5
國內平均每4分2秒有1人罹癌,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2日)表示,健保新增與擴增給付癌症用藥規模,從2023年19項藥物、投入43億元,成長至去年的28項、145億元,金額增加2.37倍,其中乳癌就占50億元,今年2月更將挹注5億元給付晚期轉移性乳癌用藥,屆時乳癌除了免疫治療外,幾乎已接軌國際標準
台北市今(21)日公布1例漢他病毒症候群本土確定病例,是國內今年首例,為居住文山區50多歲女性,無國內外旅遊史。經疫情調查發現,個案於市場工作時曾發現有鼠類出沒,於1月1日起出現發燒、乾咳、頭暈等不適症狀,經住院採檢驗後於20日研判確診,目前已康復出院,接觸者無疑似症狀,且個案居家及工作地周邊環境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