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議員許家蓓近日因罹患子宮內膜癌過世,各界哀悼。子宮內膜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自9月25日起,每週三下午增設「子宮內膜癌篩檢快速通關特別門診」,婦女停經後陰道異常出血,或有糖尿病、高血壓、肥胖、排卵功能不佳病史或家族史者為高風險族群,可在特別門診現場檢查馬上知道篩檢結果,減
沈莉馨/核稿編輯2024年「國際醫院聯盟獎」得獎名單出爐,林口長庚醫院從37個國家、超過500個參賽機構中脫穎而出,榮獲「卓越醫院獎」最高榮譽金獎肯定。代表在品質與安全、病人就醫經驗、醫療平權、成本效益及員工福址等5項評比皆表現傑出。國際醫院聯盟是世界衛生組織夥伴組織中,規模最大也最受全球重視的非營
超級細菌正如同一顆隱形的全球定時炸彈,正逐漸引爆。根據近日日發表在《刺胳針》(The Lancet)的最新研究,抗藥性超級細菌可能在未來 25 年內奪走近 4000 萬條人命,讓全球公共衛生面臨一場前所未見的危機。《法新社》報導,這項名為「全球抗藥性負擔」(Global Antimicrobial
30歲吳先生,平時不控制血壓,收縮壓常高達170-180毫米汞柱,且長達3年,每次建議他要定期量測血壓,服藥控制,他總是推託很忙,或不想吃藥等理由搪塞過去。上週來看診時,居然主動要求吃藥控制血壓,原來是他近3個月的性功能逐漸衰退,勃起的硬度也減弱,這次終於下定決心要好好將血壓控制達標!
65歲的陳女士5年前車禍後導致右側肩關節感染,曾接受過開放性清創手術,與服用好幾個月抗生素,並接受了2次肩關節鏡輔助旋轉肌腱修補手術,仍無法改善關節活動度,影響日常生活。之後又接受下斜方肌腱轉植手術,強化受傷的旋轉肌腱,但仍離完美有些距離。
葉立斌/核稿編輯你有睡眠問題嗎?板橋樹林中醫診所中醫師蔡馥謙指出,睡眠障礙多與心神不安、肝氣鬱結、脾胃虛弱和腎虛有關,治療多往4方面進行,包括:養血安神、疏肝理氣、疏肝理氣、健脾補腎。蔡馥謙指出,睡眠障礙是現代人常遇到的問題,常見症狀包含入睡困難、睡眠品質差、多夢易醒等。根據亞洲睡眠協會調查,台灣有
葉立斌/核稿編輯肥胖是許多癌症的危險因子之一,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引述國外研究發現,近一半癌症病例與肥胖有關,尤其年輕人罹患肥胖相關癌症人數激增,60-64歲發病率僅增長1.55%,但25-29歲竟增加15.28%,推測可能與缺乏運動、飲食習慣、喝酒與吸菸,以及癌症篩查、診斷技術進步有關。
衛生福利部推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補助15至30歲年輕人免費心理諮商,但北市議員詹為元表示,許多年輕人反映幾乎約不到諮商,今年起補助年齡層又擴大至45歲,質疑北市諮商量能是否足夠。衛生局表示,舊方案起初中央補助有限,該局爭取追加補助後有獲得改善,至於新方案預約服務量能與機構配額均足夠。
癌症連續42年佔據國人10大死因首位,據統計,居住於南部、東部地區的癌症病友中,有超過60%的病友需在無人陪同的情況下獨自就醫,且前述地區的癌症死亡率都較北部更高。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當家庭支持系統薄弱、就醫路程漫長且頻繁,很容易讓病友動念「放棄治療」,呼籲各界關注偏鄉癌友就醫可近性議題,協助患者穩
手機不離身已成為民眾的日常,但醫師提醒,如果姿勢不良,會讓頸椎承受如同背負10歲小孩的壓力,長期下來,椎間盤突出可能悄悄找上門。彰化秀傳紀念醫院神經外科首席主任鄭均洹指出,低頭滑手機的角度越大,頸椎所承受的壓力也越驚人。當低頭60度滑手機時,頸椎的壓力可高達27公斤,相當於背了1個10歲的小朋友,這
你知道嗎?每天滑手機的姿勢不良,竟可能讓頸椎承受如同背負10歲小孩的壓力,長期下來椎間盤突出不知不覺找上門!醫師表示,低頭滑手機的角度越大,頸椎承受的壓力也就越驚人,滑手機60度時頸椎壓力高達27公斤,相當於背了一個10歲的小朋友,這種壓力長期累積,椎間盤突出就悄悄上身。
葉立斌/核稿編輯每當發現罹癌時,多數人皆關心該如何治療,卻忘了關心癌友,如何面對癌症;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引述多項國外研究顯示,癌症患者遵循標準的癌症治療,但缺乏「正向樂觀」態度時,存活率較低,治療成功率也相對不高!保持正向樂觀態度可讓免疫提升、治療順從、抗癌壓力減少、生活品質提升,提高存
沈莉馨/核稿編輯明明都叫消炎藥,卻發現醫師開立的更有效?河堤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引述國外研究表示,對於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而言,不同劑量、成分的消炎/止痛藥,療效、副作用是不同的,局部使用消炎貼片副作用很少,且效果不錯,適合做為第一線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如特定劑量的Diclofenac、Etori
新北市東林扶輪社與三聯科技教育基金會為強化烏來口腔醫療服務,並增加牙科醫師駐診服務,捐贈多項牙科設備與器材,如高壓消毒鍋、看診治療套組及醫療用電腦組等,捐贈價值超過佰萬元,免除偏鄉民眾到外地求診舟車奔波辛苦,讓烏來區口腔醫療照護更完善。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2021年新北市攜手與新北市牙醫師公會、國際
沈莉馨/核稿編輯多數人皆了解瘦身減重的重要性,但您知道其實比起體重,腰圍更為重要嗎?宇平診所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引述國外研究發現,接受飲食與運動建議1年後,只要是腰圍減下來的患者,就算體重沒有下降,未來10年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都會明顯降低;體重下降,但腰圍增加者,發生心臟病的危險反而增高,因此量測腰圍
59歲姚先生長期抽菸、喝酒、嚼檳榔,去年因吞嚥困難就醫,發現罹患第三期食道癌,經手術、化療並接受導入AI人工智慧器官圈註技術系統放射線治療,今年2月縱膈腔淋巴腺復發,考量放療部位重疊,除維持AI圈註技術,加強調整劑量保護心肺及冠狀動脈等縱膈腔內的正常器官,合併使用電腦刀放療,避免胸悶、胸痛、肺炎及呼
沈莉馨/核稿編輯奇異果是通排便通腸好水果,不過,顏色不同解便效果一樣嗎?醫師李柏賢說明,其實黃綠奇異果皆富含膳食纖維,都能作為緩解便秘食療。有研究發現,每天2顆「綠色」奇異果持續吃4週,擁有良好解便效果,效果略勝黃奇異果,而黃奇異果優勢在於維生素C更高。並提醒,除了多吃解便水果,每日充足飲水、適當運
沈莉馨/核稿編輯老愛放臭屁小心身體出問題!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在新書《你可以不生病》中指出,一般的屁是沒有味道的,臭氣主要是吃了含硫的食物所造成,要注意的是如果屁有腐臭味,可能是大腸有發炎或癌症出血!含硫食物造成臭氣錢政弘表示,每日放屁10-18次是正常的,碳水化合物吃得多,屁就多;能放
17歲的阿福,從小父母離異,目前因家人至國外工作,獨自居住的他,近來情緒躁動,腦海開始浮現莫名聲音,求助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發現是思覺失調的初期精神症狀,在早期介入處置(Early Intervention of Psychosis, EIP)方案的診治下獲得改善,也能穩定生活,醫師呼籲把握黃金關
有的人對別人頻繁重復的一些小動作,像不斷晃腿、抖腳會感到非常反感,嚴重的甚至引起明顯的情緒反彈,比如感到焦慮、沮喪或憤怒。國外有項研究發現,約3分之1的人可能患有「討厭別人動來動去症候群」(misokinesia,簡稱「厭動症」),這些人經常對他人的小動作感到煩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