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考量現役港勤拖船使用多年,因此斥資9.6億餘元採購7艘「新式港勤拖船」,但在屢次招標未果後,海軍已將此案完結時間自明年展延至2029年,總預算亦可能隨之調增。立法院預算中心近期發布的國防部預算評估報告陳述,海軍正重新辦理商情公開徵求、精實訪商作業,實際瞭解報價合理性。
澳洲國防部10月30日最新公布的《導引武器與爆裂物計畫》揭露,澳洲已將其自製的Mk.82 500磅「增程型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ER)轉交烏克蘭,這批原屬澳洲皇家空軍的武器裝備於2021年隨F/A-18A/B「經典大黃蜂」(Classic Hornet )戰機除役。
空軍為強化7個基地的戰時跑道生存率,因此自2021年起編列67億餘元預算執行「跑(滑)道戰備工程案」,今年執行額度1.5億餘元,不過,根據國防部送至立法院的書面報告陳述,考量預算排程、汛期影響等因素,今年度預算無法滿足所需,因此已報請行政院同意動支第一預備金5億元。
台船公司建造的海軍新型救難艦「大武軍艦」,今天在高雄廠區舉行交船典禮,由董事長黃正弘與海軍司令唐華共同主持。「大武軍艦」為同級艦的原型艦,由台船承攬設計、建造,具有速度快、機動力佳、自動化能力高、拖帶拉力大等特性,並能執行艦艇救難、拖帶、打撈水下失事物體等任務,且不易受操作安全及風力等因素限制。
國防部藉由「國防自主」政策籌獲各式軍備,據了解,由台船建造的新型救難艦「大武艦」,已於今(23)日交付海軍,待完成一系列成軍前訓練、驗證後,正式加入海軍行列。考量現役救難艦艇有更新需求,海軍自2019年至2024年編列36億5383萬6千元預算,執行「安海計畫」籌獲1艘新式救難艦,並由台船得標承造,
法國新型巡防艦「羅納克號」(Amiral Ronarc’h, D 660)於10月7日正式展開海試,這艘外型獨特的軍艦,是法國海軍最新的「防禦與干預巡防艦」(FDI)的首艦。它不僅因為外觀吸引眼球,更因為其設計理念,展示了如何在相對較小的艦體上,有效配置多種武器和感測器,並以精簡的船員編制進行操作。
俄羅斯在聖彼得堡的阿德米拉爾蒂造船廠(Admiralty Shipyards)10月11日舉行新柴電潛艦「雅庫茨克號」(Yakutsk)下水儀式。 這艘潛艦是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Pacific Fleet)訂造的第6艘「636.3型」潛艦,也象徵著俄羅斯海軍在亞太地區積極提升戰力的具體行動。
我國陸軍聯兵旅、營的「摩羯」戰術近程無人機,過去一年相繼投入漢光演習、長青操演,春節加強戰備及0403花蓮強震救災,展現其戰術價值;然審計部查核揭露,該機配屬部隊不只合格飛操手不足、機況欠佳,甚至有部隊反應情資平台竟偶有「停頓、熱當」情形,現已要求軍種加開訓練班隊滿足人力,並委中科院協助裝備功能妥善
法國啟動研發一款新型匿蹤無人機,作為飆風(Rafale)戰鬥機的無人僚機(wingman drone),此計畫為飆風戰機升級配套的一部分,由達梭航空公司(Dassault Aviation)負責執行。 法國空軍目標在2033年前部署此無人僚機系統,以提升其空戰優勢,並因應未來戰場上日益複雜的威脅。
色列國營軍火商「拉斐爾先進防禦系統」(Rafael Advanced Defense System)近日宣布,其「戰利品」(Trophy)主動防禦系統(APS)已升級,新增防禦來自上方的攻擊能力,有效彌補裝甲車輛在此方面的弱點,提升對無人機和飛彈的防禦能力。
現代部隊的戰術訓練中,指派部分友軍以同體系裝備發起攻擊的「假想敵」編制可謂司空見慣,但說到用真正的「敵威脅」儎台來充當假想敵目標,可就罕見得多。一位美國攝影師日前在南卡州(South Carolina)的地方機場,拍到一架印有機身編號的俄製Mi-17直升機,經多方情報推敲,最終確認是一架由軍方執飛的
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SOCOM)計劃於今年秋季測試新型小型巡弋飛彈「黑箭」(Black Arrow),以回應日益嚴峻的挑戰。該飛彈由美國軍工集團「萊多斯」(Leidos)研發,並將在AC-130J「幽靈騎士」(Ghostrider)空中砲艇機上進行發射試驗,這標誌著美軍特戰部隊作戰能力的顯著提升。
漢翔公司工程師在Instagram社群發出多份「國機國造」的機敏技術工作文件畫面,遭到漢翔公司嚴懲,漢翔也主動邀請空軍及主合約方中科院就查證情形複查。據了解,中科院在複查後,已依合約中違反保密條款為由,對漢翔公司開罰一百萬元。漢翔公司在9月27日指出,將資料PO網的工程師確為漢翔員工,目前負責環控系
舒孝煌(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原文刊載於國防安全研究院網站即時評析 ,本報獲國防院同意全文轉載)中共疑似試射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中共火箭軍在9月25日上午8時44分,向太平洋海域發射一枚搭載模擬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日本防衛省推測,飛彈舉升段在呂宋島附近分離,彈頭落在夏威夷南方的國
南韓陸軍27日宣布,其已成功實現主力武器K9自走砲的引擎國產化工程。據《韓聯社》報導,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和防衛事業廳27日在引擎製造商STX Engine昌原工廠,舉行「K9自走砲第一部國產引擎出廠儀式」。公開資料顯示,南韓國產引擎的「性價比」,遠高於採用外國技術和零組件製造的現有引擎。K9自走砲是
漢翔公司一名工程師遭爆疑因不滿連續加班,而在其Instagram社群發出諸多「國機國造」的技術工作畫面;對此,漢翔今(26)日發表聲明表示,該員努力排除「勇鷹」高教機機況問題個案,卻也意外揭露這項個案是2022年出廠的編號1110號機,空軍使用後反應,該機有頻繁機艙噪音及抖動現象,因而回廠檢修改善。
國防部為強化後備戰力,今年起恢復徵集一年義務役男,役期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男課程也逐步提升。據證實,在T75K3手槍正式納入一年期義務役男建制武器後,過去僅著重於步槍射擊的軍事訓練役男,近期也開始接受T75K3手槍的實彈射擊訓練,促使其成為「合格戰鬥員」。
相關新聞請見我國首批M1A2T戰車在美運輸中!貨運火車疾駛畫面曝光國軍下一代主力戰車M1A2T即將於今(2024)年底抵台,各界對這款「台灣版」艾布蘭戰車的模樣已多有揣摩。不過,一支由澳洲Youtuber在近日拍攝的影片中,意外捕捉到一輛軍事運輸火車駛月台的身影;有眼尖的軍事迷經比對砲塔特徵發現,這
我國向美國採購108輛M1A2T戰車,首批預計今年底運抵台灣,今年到美國訓練接裝的數十位種子教官,預計先於11月前返台,為明年春節後、2月的換裝訓練做準備。不過,配合新式戰車規劃的訓練場,先是減項施工又是工期不斷延遲,對此立法院預算中心也做出批評,指出近年陸續有軍事工程因故無法執行導致必需辦理預算報
把海軍船員調去打陸戰的荒唐做法,似乎發生在俄羅斯對烏克蘭作戰當中。綜合近日外媒報導闡述,俄羅斯將海軍僅存的「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官兵,近期被借調組成代號「78987」的機械化步兵營部隊,並投入先前在烏克蘭哈爾科夫地區、俄羅斯庫斯克地區的戰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