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榮(國防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委任助理研究員)(原文載於國防安全研究院網站即時評析,本報獲國防院同意全文轉載)美國空軍去年12月中旬,在中東的美軍中央司令部責任區,偕同盟友及區域夥伴國家展開「黃沙」聯演,藉此提升各國在阿拉伯半島上的聯合防空能量。為此美空軍派出第378航空遠征聯隊所屬的第43
楊一逵(國家安全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原文刊載於國防安全研究院網站即時評析,本報獲國防院同意全文轉載)一艘懸掛非洲「喀麥隆」(Cameroon)國旗,隸屬香港公司——Jie Yang Trading Limited,名為SHUNXIN-39(或稱XINGSHUN-39)的貨輪疑似於2025年1月3日
我國66架F-16C/D Block 70戰機軍購案,現已進入今、明(2026)兩年的合約交機期;考量中共軍機、艦近年擴大襲擾東部外海,為強化基地戰力保存效能,空軍七聯隊計畫在台東志航基地新建戰機掩體;但這項建案去(2024)年「六度流標」後,昨(7)日再行第七次招標,若依招標公告的履約期限推估,該
受少子化及誘因、福利不足等衝擊,國軍「編現比」連年下滑,根據國防部向立院報告,截至去年6月,志願役人數更降至15萬人,立委對此提出書面質詢關心。國防部則回應,為穩固部隊基層人力,目前正朝包括採取人性化管理措施、參考國外招募適度開放入營限制條件,以及研擬提高人員薪資待遇等三面向努力。
《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1月4日發布調查報導,中國駭客近年大舉入侵美國西太平洋領土關島的電力、通訊等關鍵基礎設施。關島不只是美軍在印太地區的重要樞紐,更是美軍回應包含潛在台海衝突等區域衝突的重要據點。美國情報機構將此定調為中國前所未見的網路作戰計畫,目的可能是
國防部肆應中共解放軍威脅,持續採購各式軍備強化戰力。根據國防部預算書及公開資訊,陸軍、海軍共向美國採購500枚肩射式(人攜式)刺針防空飛彈延宕多時,須於今年底前全數獲得。至於國軍後續額外斥資556億餘元增購1985枚同型彈,則將於2031年以前,也就是6年內獲得,可望顯著強化地面部隊防空戰力。
中共近年持續「伸手」印太地區,緊鄰南亞的印度也積極提升其遠洋水下戰力,提升嚇阻能力。據印度國防部稱,他們已為海軍簽屬兩份合約,總斥資287.6億盧布(約86億新台幣),為旗下「虎鯊級」潛艦(Kalvari Class)升級絕氣推進系統(AIP),以及裝備法製的新型電力驅動重型魚雷(EHWT);外傳該
我國海軍陸戰隊的AAV7兩棲突擊車自2006年成軍以來,無論在聯興操演還是漢光操演,都已成搶灘登陸作戰的中堅;隨著車隊服役接近中壽期,相關後勤維保也正逐增頻次「上緊發條」。為此,國防部今(3)日公告,未來兩年將投入新台幣15.01億餘元、採購該型車零附件,確保部隊日後戰、演訓操作無虞。
美國《華盛頓郵報》1日報導,美國、英國和澳洲於2021年9月共同成立「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為澳洲打造核動力潛艦以抗衡中國擴張,可能在美國候任總統川普上台後面臨重新審查,正積極培養5年後建造核潛艦的人才與儲備相關勞動力,以利持續因應中國威脅。
2021 年,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機智號」(Ingenuity)火星直升機成為首架在另一個星球上飛行的航空器。如今,NASA 於 2024 年 12 月 31 日發布了一款名為「火星直升機號」(Mars Chopper)的新型直升機概念圖,其設計靈感正是源自「機智號」的成功經驗,未來將肩負更
《南華早報》12月30日報導,隨著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新任命的國防團隊輪廓逐漸明朗,駐韓美軍未來角色可能出現重大轉變,由原本因應北韓威脅的定位,轉向制衡中國。川普本月22日在社群平台宣布,將由對中立場強硬的前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出任國防部政策次長,並與國防部長提名人赫
退役中將高安國傳出疑涉國安法遭羈押禁見,退輔會今天指出,持續與法務部、國防部等相關單位保持聯繫,掌握本案最新情況;本案俟判刑確定,收到國防部退除給與審定後,立即依法辦理退除給與收繳事宜。高安國曾受國軍栽培留美,曾任花東防衛司令部司令、陸軍第六軍團副司令等職,但他在退伍役後積極參與政治活動,活躍於兩岸
相關新聞請見海馬斯、M1A2T、反裝甲飛彈今年陸續獲得 陸軍戰力大進補國軍今年陸續籌獲大型軍備儎台,當陸軍接裝HIMARS多管火箭系統、M1A2T戰車及拖式2B飛彈;空軍F-16C/D Block 70戰機至今仍未出廠,外界預納明年國防預算的E-2D預警機也成遺珠;有知情人士表示,國軍雖規劃升級E-
知名線上戰爭遊戲《戰爭雷霆》(War Thunder)又爆出玩家洩漏軍事機密事件,這次苦主是歐洲多國共同研發的「颱風」(Eurofighter Typhoon)戰機,其雷達性能被玩家上傳,導致機密文件曝光。據《英國國防期刊》(UK Defence Journal)報導,《戰爭雷霆》玩家在遊戲論壇針對
劉蕭翔(國防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原文刊載於國防安全研究院網站即時評析,本報獲國防院同意全文轉載)中俄兩國自2019年啟動亞太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後,該軍事行動已常態化。2024年,中俄又於7月25日與11月29至30日,分別舉行第八次與第九次聯合巡航。兩次巡航可謂新舊並陳,惟愈趨完善之際,卻未必
我國首批對美採購的38輛M1A2T戰車已抵台,其優於現役戰車的火力、機動性與防護力備受各界關注。曾任陸軍584旅聯兵營長的黃煜庭中校,近期在國軍刊物《黃埔學報》發表評析指,M1A2系列戰車採用第二代查布漢複合裝甲,由外到內共有高硬度裝甲板、高硬度陶瓷、衰變鈾合金、均質鋼與凱夫勒內襯,可保護車內乘員安
耶誕假期將屆,西方國家紛紛準備迎接年末重大佳節,但即便過節,還是得提防來自東翼的俄羅斯威脅。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日前宣布,現已同意出售8001套砲彈精準導引套件給挪威,將有效提升挪威陸軍砲兵部隊的精準打擊效能,用更少的砲彈,擊中更多敵威脅。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2月10日宣布,該國自主研發的「魯塔」(Ruta)飛彈測試已取得重大進展,這項突破不僅彰顯烏克蘭在戰時科研的驚人能量,更凸顯其軍事科技自主的決心。「曾經在科幻小說中的烏克蘭飛彈和無人機,如今已成為現實」。澤倫斯基強調,「這完全是烏克蘭的自主生產,不僅可以運用於前線,更能滲透敵後,
德國空軍近日宣布,其成功在蘇格蘭試射場,完成颱風戰機(Eurofighter Typhoon)發射「流星」(Meteor)空對空飛彈的首次測試。此舉象徵德國空軍將具備以超過200公里的射程,摧毀敵方空中目標的能力。根據烏克蘭軍聞網站Defence Express、Militarnyi報導,德國空軍這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正在面對一場無硝煙的隱形戰爭。這場戰爭不僅限於傳統軍事範疇,還包括破壞行動、網路攻擊和心理滲透,正對西方國家造成深遠威脅。俄羅斯與中國成為幕後主導者的嫌疑日益明顯,令北約不得不重新定義「集體防禦」的內涵。《華爾街日報》報導,俄羅斯運用「混合攻擊」手段,試圖藉由破壞西方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