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女詩人嘉貝拉.密絲特拉兒(Gabriela Mistral,1889-1957)稱得上是文學史上的傳奇。出生於艾耳奇山谷維庫那鎮的她,十五歲就開始從事教育工作,直至三十五歲,轉投入外交工作,是一位自學有成、無師自通的詩人,終其一生努力不懈精進詩藝,於194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獲此獎的女
竹東郡十八兒教育所出身的孩子伊波仁太郎(他後來擔任巡查)說:「我們為了要讓未來的蕃人生活變得有意義,對於現在的生計就要付出更多考察與指導,同時必須注意真正的國民性涵養。」能高郡川中島蕃童教育所出身的中山清向《理蕃之友》雜誌投稿,其文刊登在第3年6月號,結尾一段這樣寫的:只要迷信、惡習還存在少許,我們
王清霜1922年出生於台中神岡鄉,16歲進入台中工藝專修學校,便深深被漆藝之美所吸引,畢業後即赴日本東京藝術大學,跟隨日本人間國寶蒔繪大師河面冬山學習,從23歲返台至今,王家與河面冬山也都保持著非常親密的聯繫。河面冬山生於1882年,王清霜拜入門時,河面冬山已是日本知名的漆藝大師,主要從事皇室御用品
森鷗外著,高詹燦譯,麥田出版生於醫生世家的日本小說家森鷗外(Mori Ogai,1862-1922),除有醫學背景,留學經驗,並自小學習漢文漢詩,寫於中晚期的《山椒大夫》共錄三篇名作,〈山椒大夫〉改寫自宣揚佛法的《五說經》文本之一,寫一對姊弟被人口販子販為奴隸,後因姊姊自我犧牲,成就弟弟逃亡,得與失
威廉.金瑟著,劉泗翰譯,臉譜出版曾為《紐約前鋒論壇報》記者、編輯的美國作家威廉.金瑟(William Zinsser,1922-2015)寫過許多紀實類文章,領域跨幅廣,社論、影評、人物特寫、音樂、體育、旅遊無所不涉,更於大學教授非虛構寫作課程,並出版多部寫作指南。書名看似嚴肅,然作者深諳讀者習性,
編按:《北海小英雄》卡通,曾經是5、6年級生的孩童回憶,卡通中的小男主角「小威」,陪伴大家度過許多美好的時光。今天的旅遊夢專題,就由讀者思詩帶著大家前往挪威,尋找「小威」的身影,一同徜徉在挪威的優美大自然風光裡。〈旅遊緣起〉孩童時代的卡通記憶
水木茂著,酒吞童子、陳亦苓譯,遠足文化出版漫畫家水木茂(Mizuki Shigeru,1922-2015),從個人史出發,透過自身的成長記憶,牽引出日本昭和時期的歷史,同時不忘將日本置於世界史,宏觀地看待整個日本,甚至對照出日本當時在動盪的時局中所處的狀態與位置,從1926年關東大地震為起點,歷經金
從布蘭登堡門往東向看,筆直而去的林蔭大道,路牌上寫著:Unter den Linden。查個字典就會明白,Linden是椴樹。德國很多地方常見這個樹種,各村鎮的小廣場,都市裡的街路、公園,常有椴樹做為風景,又高又壯,滿滿的綠意。如果台灣人看到榕樹會思鄉,那麼,椴樹應該是會引起德國人鄉愁的樹。
一百七十七條大大小小的運河,宛轉蜿蜒在你眼前;四百五十五道形形色色的人行橋,在河上各自展現各自的姿態;一百二十三所造型特殊的教堂,一間一間在蔚藍晴空下,莊嚴屹立;一百一十八座閒逸島嶼,在水與水之間散發不同風采;數不盡的貢多拉,在船夫悠揚的歌聲中,傾訴最熾熱的深情;這片如夢似幻的水都,就如此延伸它若假
最近幾年,台灣書市紛紛掀起了一股「妖怪」熱潮,許多年輕輩的本土插畫家相繼投入「妖怪系」創作行列,包括像是蒐羅台灣原住民神話與地方鄉里奇譚的《台灣妖怪地誌》畫冊集(2014)、行人文化實驗室根據各種鄉野傳說創作的一套三冊《台灣妖怪研究室報告》(2015)、台北地方異聞工作室編撰的《唯妖論:台灣神怪本事
攝影/思飛、Marie-Charlotte-Pezé風車、運河和鬱金香,說到荷蘭你還會想到什麼呢?有機會到此一遊的話,一定不難發現「起司」的蹤跡,荷蘭人每人平均一年吃掉19.4公斤的起司,全球出名的高達(Gouda)和艾登(Edam)起司都出於這裡,也難怪這個人口只有1千7百萬的國家,每年生產超過6
1月▓1日,《亞洲週刊》公布2015年十大小說名單:遲子建《群山之巔》、王定國《敵人的櫻花》、王安憶《匿名》、顏歌《平樂鎮傷心故事集》、葛亮《北鳶》、王良和《蟑螂變》、劉大任《當下四重奏》、陳雪《摩天大樓》、陳冠中《建豐二年》、英培安《戲服》。
從來沒有旅行到那麼遙遠的北方國土,到達莫斯科時,提早迎接了秋天的氣候。灰濛濛的天空,似乎與台灣島上的陰天沒有兩樣,只是空氣涼了一些,以及機場外成排的針葉林,顯然在提醒我,這裡是陌生的土地。有關俄國的傳說,在年輕時就看過兩部電影,《齊瓦哥醫生》與《屋頂上的提琴手》。影像裡所傳達出來的訊息似乎在告訴我,
以《鬼太郎》等漫畫作品聞名全球的日本妖怪漫畫大師水木茂,30日以93歲高齡病逝於東京。這項消息讓許多粉絲感到驚訝與不捨,網友以「妖怪不死」對這位大師獻上最高的敬意。日媒報導,水木茂於本月11日在住家跌倒撞傷頭部而住進東京的醫院,當地時間30日上午7時因心臟衰竭病逝。
5月之夜一個5月之夜我客廳的蘭花盛開了,那是串串紫色霞光凝固的花朵。5月之夜就如英國詩人梅納爾(Alice Meynell,1847-1922)所說:「鐘的詩展開了翅翼╱與流雲一塊兒飛翔。」(A verse of bells takes wing / And flies with the cloud
頂著古文明重心與「法國的花園」光環,法國最大河流羅亞爾河流域的迷人歷史遺跡和地標不勝枚舉,其中不乏秀麗絕倫、賞心悅目或雄偉壯觀的城堡,這些建築結合藝術、智慧擦撞創意的極致傑作,在在魅惑嚮往的寰宇遊客。巴黎的旅行社因應此熱潮,提供多元城堡行程,包括一日漫遊三代表作:雪儂梭堡(Château de Ch
多年來走訪英美的國際古書展,場內自然不乏一般藏家耳熟能詳的珍本書,像是15世紀的搖籃本、16世紀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和維薩留斯的《人體構造》、17世紀莎士比亞劇本合集的對開本、18世紀亞當.史密斯的《國富論》、19世紀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或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或馬克.吐溫的《湯姆歷險記》等等
國立台灣博物館與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即日起合作舉辦「票根變黃金」活動,民眾憑台博館門票(含台博本館、土銀展示館和南門園區全票或半票票根)可免費參觀黃博館「本山五坑」,持本山五坑體驗票亦可免費參觀台博各館。台博館與黃博館皆為日據時期建築,台博本館成立於1908年,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黃博館四連棟是
「革命」是耳熟能詳的字眼,它通常與社會進步聯繫在一起。但是,對於「革命」到底是什麼?怎樣的革命才能推動社會進步,怎樣的革命其實會導致反革命的出現?這些問題還需要更多的討論,我們才能更深入地了解革命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前不久我重新閱讀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再次見證經典著作值得一讀再讀。
「寫自己熟悉的地方是很重要的。」作家吳敏顯(1944-)一語道盡他的短篇小說集《三角潭的水鬼》,場景座落在蘭陽平原的原因。此書集結十二篇以家鄉宜蘭壯圍為背景的鄉野傳奇,吳敏顯塑造的人物「阿春姨」、「阿接哥」……都還活在小說裡,過著30到50年代生活,讀過吳敏顯上一本短篇小說集《無鼻牛》的讀者,對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