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今年推出三款不同定位的智慧錶,有主打專業戶外活動的Apple Watch Ultra 3、主流旗艦款Apple Watch Series 11,以及入門版Apple Watch SE 3。其中Apple Watch SE 3不到8千元,親民價格令人心動,實測後整理5大重點,帶你快速掌握這一代的改進升級,分析是否符合需求值得入手。
Sony 旗下的遊戲主機 PS5、PS5 Pro 已經逐漸走入生命週期中後段,外界陸續將目光放在下一代主機 PS6。而稍早在官方 YouTube 頻道最新影片裡,Sony PlayStation 首席架構師 Mark Cerny 就與 AMD 圖像運算的部門總經理 Jack Huynh 透過訪談,提前暗示 PS6 的可能升級重點。
蘋果今年推出Apple Watch Ultra 3、Apple Watch Series 11和Apple Watch SE 3三款不同定位的智慧錶,其中Apple Watch SE 3是睽違三年再度更新,主打入門和高性價比市場,售價僅7,900元起,也是蘋果目前最親民的一款智慧錶。那麼,這款「平價版Apple Watch」,究竟值不值得入手?自由3C科技頻道實測整理出5大升級特色,帶你一次了解它的的實際表現,以及最適合入手的族群。 升級隨顯螢幕 具備永遠顯示功能 Apple Watch SE 3同樣提供40mm、44mm兩種尺寸,採用鋁金屬錶殼,共有午夜和星光兩種配色可選。雖然外觀沿用前代設計,但最大亮點之一是終於升級隨顯Retina顯示器,具備永遠顯示功能。 有了永遠顯示功能,當螢幕進入待機狀態時,仍能以2尼特亮度顯示時間和瀏覽通知,不用再特地特地抬起手腕或點按螢幕,方便
蘋果 iPhone 17 系列就要登場了,雖然新機還沒發表,網路上又開始流傳一個老梗「iPhone 單數不要買、雙數才值得買」。這個說法真的準嗎?我們就來回顧一下歷代 iPhone的進化,看看到底有沒有道理
蘋果一年一度的「Back to School」(BTS)教育優惠活動已在台開跑,許多「學生果粉」準備趁這波入手新機。對於追求效能與便攜並重,又得顧慮預算的學生族群來說,升級後的M4版 MacBook Air,其實已經非常夠用。如果還在猶豫,不妨參考一下本文的實測體驗文
蘋果在iOS 26推出一項「空間場景」新功能,能將2D照片轉換成沉浸式的3D效果。好消息是,即便你的iPhone不支援Apple Intelligence,依然可以使用這項功能。
以蘋果iPad產品線來說,iPad Air一直是價格和效能之間的最佳平衡點。最新一代的M3 iPad Air已於近期在台開賣,自由3C科技頻道也實際體驗了兩週。你正好有購機打算、卻對各款式的iPad猶豫不決,不妨先參考這篇開箱心得。 由於iPad Air去年才推出M2版,今年M3版在外觀設計幾乎沒有變動,同樣維持11和13吋兩種機型,售價分別19,900與26,900元,與前代持平。配色則提供太空灰、藍色、紫色和星光色。 本文開箱的是11吋機型,記者個人認為11吋仍是最適中的尺寸,不論是攜帶出門或日常居家使用都相當合宜。而 13 吋雖然帶來更震撼
NVIDIA 今日宣佈,在台上全新一代 NVIDIA RTX 5060 系列,以最低 10,990 元價格帶來次世代的 NVIDIA DLSS 4、全光線追蹤、神經渲染與 NVIDIA Reflex 等技術,將為主流玩家的升級首選。
繼新一代入門iPad(A16)和iPad Air(M3)通過NCC電檢,M4 MacBook Air 與新款Mac Studio也在近日完成認證,代表這些新品即將在台上市,預計最快會在4月中下旬開賣,實際販售時間仍待蘋果官方公告
新一代MacBook Air升級M4晶片,機身加入Thunderbolt 4連接埠,滿足多任務處理需求。 〔記者吳佩樺/台北報導〕蘋果(Apple)近日接連推出多款新品,繼發表iPad Air(
蘋果正式發佈最強AI桌機Mac Studio,搭載M4 Max以及首次登場的M3 Ultra晶片,儘管M3 Ultra將Mac Studio的效能再次推上新高峰,但也讓外界困惑為何不是配置M4 Ultra?對此,蘋果罕見給了答案
繼iPad Air(M3)、入門iPad(A6),蘋果今(5日)再度突襲發布了全新一代的MacBook Air以及Mac Studio。除此之外,M3系列晶片也加入更強悍的M3 Ultra,首先搭載於Mac Studio
繼iPad Air(M3)、入門iPad(A6)後,蘋果於今晚(5日)再度突襲發布全新一代的MacBook Air以及Mac Studio。特別是Mac Studio,這次搭載M4 Max與首度亮相的M3 Ultra晶片,將效能推向了新高峰
自從ChatGPT憑空出世,掀起一波波人工智慧AI浪潮,經過幾年快速發展,時至今日,AI早已大量和各式產品結合,不論是每天帶在身上的手機、手錶、耳機,辦公場域的電腦與相機,就連居家產品有AI的身影。想要跟上科技潮流,不妨趁著獎金、紅包入袋的好時機入手實用AI產品,讓新的一年工作有效率、生活更便利。
回顧2024年,科技業發展仍是以「AI」人工智慧為關鍵字,並且更加具象化,不侷限是一款App或是軟體,更展現多角化延伸,無論是筆電、手機乃至於最新的遊戲主機都能看到AI的身影,也帶來各種不同的便捷功能。除了AI之外還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改變?一起盤點2024年科技大事件、了解2025年發展趨勢。
邁入 AI 時代,無論是 OpenAI、微軟還是 Google 皆針對旗下的 AI 服務推出收費服務,不免讓人猜疑,蘋果所推出的 Apple Intelligence 是否也會在未來跟進這波浪潮?對此,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最新訪談給出明確回覆,表明這件事情從來都沒有討論過。
現今電腦市場上處處可見以「AI PC」為賣點的新機種,加上微軟提出了重新定義AI PC的「Copilot+ PC」,讓人在對AI電腦心動之時,也對這些名詞感到困惑,想跟上這波流行又不知從何下手。本專題帶你看懂什麼是Copilot+ PC,選購時有哪些該注意的重點,並了解現在是否為入手的好時機。
蘋果iPhone 16系列上市,其中iPhone 16 Pro Max具備歷代最大的6.9吋螢幕,這支「史上最大支」的iPhone值不值得升級?自由3C科技頻道也進行了開箱實測,下手前不妨先看看再決定
蘋果推出iPhone 16系列,今年的iPhone 16、iPhone 16 Plus相較過去,整體規格跟Pro機型拉近不少,包括動作按鈕、相機控制鍵、A18晶片,全新超廣角相機等。如果想玩新功能,但又追求CP值的話,是否入手iPhone 16或iPhone 16 Plus就足夠呢?自由3C科技頻道搶先開箱實測iPhone 16粉紅色
方形機身的EOS R1配有獨家十字型對焦,在拍攝低對比度主題、鳥類時,對焦更為精準。預計11月下旬開賣,單機身售價193,000元。(記者黃肇祥攝) 日本知名相機品牌Canon鎖定頂尖及專業攝影市場,在台推出兩款相機EOS R1與EOS R5 Mark II,結合時下熱門的AI技術,不僅能自動鎖定運動場上的關鍵瞬間,還能辨識指定人物,拍出更精采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