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不只著手打造摺疊iPhone,也計劃布局摺疊iPad(也有人稱摺疊MacBook),根據彭博社記者Mark Gurman的最新透露,這款摺疊iPad正遇到開發瓶頸,發布時程可能延後。
Google今年推出的新旗艦Pixel 10系列,在Tensor G5晶片正式和三星分手,改由台積電製造。不過,在5G數據機方面,依然維持與三星合作。
智慧 AI 眼鏡來勢洶洶,尤其又以 Meta 最為積極。最新款的 Ray-Ban Display 甚至加入了顯示螢幕,可以搭配腕帶操作 App,許多人看好 AI 眼鏡將取代智慧手機。然而,Meta 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認為手機並不會消失,只是就像電腦一樣,使用頻率會逐漸減少。
蘋果全新一代iPhone 17系列和iPhone Air在定位區隔上更為鮮明,也讓不少人陷入嚴重的選擇障礙。如果你正猶豫有沒有直上Pro的必要性,不如先來看看自由3C科技頻道的開箱實測分享
蘋果新機於昨(20日)開賣,沒想到,iPhone 17 Pro系列隨即傳出「不耐刮」的缺點,許多網友紛紛PO出門市展示機布滿「傷痕」的照片,並以藏藍色最為嚴重。
蘋果 iPhone Air 可以說是今年 最具爭議的年度新機,儘管外觀薄度為史上之最,更被各大媒體、達人譽為年度最美,然而,超薄機身的代價就是續航力,消費者擔憂 iPhone Air 無法應付整天的使用需求,如今首批開箱實測出爐,iPhone Air 的續航表現比預期更好,證實蘋果的晶片確實節能。
每當蘋果發表新系列 iPhone,總有不少 Android 品牌會從各方面加以「致敬」效仿,沒想到這次小米就連型號都整套照搬!新一代旗艦手機直接跳號至「17」,更完全模仿了蘋果的命名邏輯,總裁對此更是不諱言這叫「對標 iPhonne」,讓一票網友傻眼大酸:「根本最佳果粉」。
蘋果今年推出機身厚度僅 5.6mm 的 iPhone Air,挑戰手機全新美學。其中一大亮點便是完全捨棄實體 SIM 卡槽,成為台灣首款純 eSIM 手機。然而,iPhone Air 除了在規格上面臨挑戰,台灣使用者在申請或換發 eSIM 時所需的電信設定費用與流程,也將是蘋果面臨的另一大考驗。
蘋果將於9月10日凌晨舉辦2025秋季發表會,根據彭博社的最新消息,在這場發表會,蘋果將一次帶來多達8款產品,果粉可得準備好荷包迎接。
蘋果將於9月10日凌晨舉辦2025秋季發表會,根據彭博社的最新消息,在這場發表會,蘋果將一次帶來多達8款產品,果粉可得準備好荷包迎接。
8月的科技圈有不少亮點,HTC智慧眼鏡和Google Pixel 10都引起許多討論,不過下個月,大家的目光就要轉向iPhone 17了,讓我們回顧這個月的重要新聞,也一起期待新iPhone的到來吧
蘋果將於9月10日凌晨舉辦2025秋季發表會,正式推出新一代iPhone 17系列。不過,新機還沒亮相,市場上就已經出現擔憂的聲音。
蘋果正式發出邀請函,確認將於台灣時間9月10日凌晨1點舉行秋季發表會,此次主題為「Awe dropping (震撼登場)」,屆時將發布新一代iPhone 17系列,亮點之一是首度亮相的超薄新機iPhone 17 Air(暫名)
三星今年初推出的S25 Ultra捨棄了過去的方正機身,改以更圓潤的邊角線條,提升握持手感。最新爆料指出,下一代 S26 Ultra 的圓弧設計將更加明顯,意味著將進一步擺脫「Note」系列的經典風格。
寶可夢最新作品《寶可夢傳說 Z-A》即將在今年 10 月 16 日全球發售,近期任天堂也邀請一批媒體與創作者體驗最新測試版本,這次將回合制結合即時動作遊戲的玩法引發熱烈討論,不少人稱難度變得相當高,更有任天堂員工形容好比是魂系遊戲。
由 DeNA 開發的寶可夢卡牌手遊《Pokémon Trading Card Game Pocket》,近日人氣快速流失,官方曾承諾將推出重大更新,為此今日就搶先宣布,即將先在秋季引入 MEGA 進化系統,並且率先公開首波 3 張卡片。
誰說二手 Android 手機不值錢!根據傑昇通信統計門市回收數據,公開 7 月份的「二手機回收增值排行榜」,OPPO Reno14 Pro 單月狂飆近三成,擊敗一票 iPhone 稱霸榜單,成功讓自身價值止跌回升。
隨著智慧型手機技術持續進步,Android手機在螢幕、效能、續航與相機等方面全面升級,外型也變得更輕薄。然而,在追求高效能與極簡設計的同時,許多實用功能也逐漸被廠商捨棄,讓不少用戶直呼可惜
Galaxy S26 Ultra 即將重新設計,渲染圖洩露 - PhoneArena三星近年來 Ultra 款的 Galaxy S 旗艦手機在外型上幾乎沒有太多變化,然而爆料客 @UniverseIce 近日透露,由於三星打算升級鏡頭規格,很可能趁勢修改背蓋的造型。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拍攝能力日漸壯大,演算法與AI輔助加上多功能、輕便等優勢,讓傳統單眼相機銷路大受影響,一度被視為夕陽產業,還好在短影音興起的趨勢加持下,銷量開始止跌回升,新機型也挾帶美型外觀與優異性能,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即將趁著熱度回歸再掀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