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聯絡溝通、行動支付、影音娛樂,甚至健康監測,全都綁定在手機上。一旦手機遭竊,不僅可能損失財物,更可能造成個資與隱私外洩的風險。為了因應這樣的安全挑戰,Google 從去年起陸續推出一系列防盜新功能,其中一項備受關注的就是「身份驗證(Identity Check)」,即使竊賊獲得手機的解鎖密碼也無法使用
還在使用老舊Android手機的用戶注意了!Google已經正式停止對Android 12和Android L的安全性支援,代表這兩個版本進入「生命週期終止」。未來若出現新的漏洞或資安風險,Google 將不再針對這些版本提供任何系統核心的安全修補。
通訊軟體 LINE 今(10)日於最新部落格文章中發出警告,指出有不肖人士偽造 LINE 官網,誘導用戶下載藏有勒索軟體的盜版 App,一旦安裝至手機,就可能導致帳號密碼遭竊。對此 LINE 官方也提供兩項建議,協助用戶識破詐騙手法。
又出現新的LINE詐騙手法了!LINE堪稱台灣人最愛用的社群軟體,也因此成為詐騙集團眼中的肥肉。資安廠商趨勢科技表示,最近發現有駭客集團將木馬程式假冒LINE電腦版應用程式展開攻擊
台灣民眾最常使用的通訊軟體莫過於 LINE,不僅承載著許多私密對話,更是大家日常溝通的重要工具。因此若帳號遭到盜用,後果恐怕不容小覷。為此 3C 達人 Tim 哥整理了六項設定,降低 LINE 帳號被盜的風險。
Android手機用戶期待已久的鎖定畫面小工具(Widget)確定在Android 16回歸。這項功能早在去年Android 15重新出現,但當時主要是針對Pixel Tablet等Android平板推出。而現在,Google已正式宣佈,這項功能將隨Android 16擴展至更多手機和平板。
每個人對於智慧型手機的需求不同,有人追求最新最強的硬體規格,也有人認為只要夠用就好。然而,如果你正在猶豫是否該淘汰舊手機,不妨參考外媒Android Police提供的8個評估標準,看看你的手機是否還能撐下去,或者該在 2025 年換新機了。
網路詐騙層出不窮,Google特別揭露5大常見手法,包括假冒重大事件行騙、AI換臉名人詐騙投資、假網站陷阱、遠端操控詐騙,以及求職詐騙,提醒民眾務必提高警覺。
Switch 2實機照瘋傳!分析師:洩露嚴重恐逼任天堂提早發布;全台最熱銷安卓手機下一代要來了!新機現身藍牙認證網站;iPhone新災情!開LINE貼圖手機畫面全白、官方急公布暫解;蘋果下一代 iOS、iPadOS 支援名單流出!這款設備明年淘汰;台灣最熱銷 10 款 Android 排行榜有變動!這款新機首賣衝上第三名。
老舊Android手機用戶注意!自2025年1月1日起,WhatsApp不再支援運行Android 4.4或更舊系統的Android手機,這不只意味著無法升級至更高版本,甚至連開啟WhatsApp都沒辦法了
LINE又有新Bug了!近期不少iPhone用戶抱怨,使用LINE TODAY或貼圖小舖時出現異常,手機畫面不是顯示全白,就是跳出錯誤訊息,導致無法正常使用。
近年詐騙集團屢次透過 LINE 行騙,也有傳出不少資料外洩的事件。民眾除了提高防詐意識,也可以從 App 內部設定著手來改善帳號安全,日媒《AllAbout》分享 LINE 的六大設定,建議全數關閉才最安全。
近日在 Threads 有網友分享,只要在「LINE客服小幫手」官方帳號填寫申請,就可以更改 LINE ID 帳號。許多網友跟著實測,卻並未能順利修改,到底 LINE ID 能否修改?對此 LINE 今日(4)在官方部落格證實是可行的,但是 ID 需要含有 3 種資料才符合資格,而且機會只有一次。
通訊軟體 LINE 的 ID 一旦設定後,就無法輕易修改。近期,就有不少網友表示,當初過於大意,將電話號碼、生日等隱私資訊作為 ID 填入,現在面臨個資外洩的風險,也有人是選用過於羞恥的 ID,想要更改卻苦無辦法。若無法成功通過官方的修改申請,不妨考慮以下這招替代方案,就能在不透露 LINE ID、個資的情況之下,輕鬆與加入新好友。
LINE 設定好的 ID 可以改嗎?按照 LINE 官方說法其實是不允許的,近日卻有網友實測聯繫客服成功變更 ID,猜測只要滿足一條件就有機會修改。
Android 手機又有惡意軟體現身!資安業者 McAfee 發現 15 款累積下載次數超過 800 萬的 App,會冒充為合法的金融貸款服務,藉機騙取用戶個資,更惡劣的還可能會放高利貸。
雙 11 購物旺季來了!各大通路無不大手筆祭出優惠吸引民眾搶購,此時要小心詐騙集團趁勢亂入。資安業者趨勢科技列出 4 大刷卡須知,告誡民眾消費之前提高警覺。
八月即將邁入尾聲,準備開學啦!無論是學生還是作為家長,這時候可要小心詐騙趁虛而入。趨勢科技盤點 4 大開學季最常見網路陷阱,從租屋、打工甚至是網購,一不小心都可能會讓荷包大失血。
說到今年科技產業最熱門的關鍵字,絕對是AI。上半年Google、微軟以及蘋果的最新發表會全部聚焦於AI人工智慧,科技巨頭們試圖將其融入不同的產品中,從熟悉的Google搜尋、每天使用的筆電,乃至於iPhone內建的Siri,均透過AI解鎖了一系列全新技能,共譜出人類下一世代的生活雛形。
如果你是Google One的訂閱會員,相信對「暗網報告」這項功能不會太陌生,Google宣布自2024年7月下旬起,不需訂閱Google One也能使用暗網報告,全面向所有Google帳戶使用者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