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帳號可同時登入5裝置 這5大功能限制主裝置才能用;LINE 認了備份系統出包!用戶快補救:否則「聊天記錄」恐消失;Google 最親民 AI 手機正式登場!全新 Pixel 9a 實機搶先直擊;USB-C掰了?蘋果iPhone拋棄充電孔 歐盟點頭:沒問題;NVIDIA RTX 50 顯卡降價4~5% 玩家嘲諷:買不到有差嗎?
蘋果傳聞中的iPhone 17 Air,將成為史上最薄的iPhone。日前,彭博社爆料,蘋果原本計畫打造「無接孔iPhone」,取消iPhone 17 Air的有線充電孔,全面仰賴無線充電和雲端傳輸。然而,因擔心跟歐盟法規產生衝突,最終放棄這一項大膽的設計
一項涉及蘋果Siri侵犯隱私的美國集體訴訟,在糾纏5年多後即將落幕,因為蘋果終於點頭以9,500萬美元(約台幣31億元)的金額和解
蘋果備受期待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將首先引入iPhone、iPad和Mac,今年秋季上線正式版。然而,蘋果的其他產品如Vision Pro、Apple Watch 、HomePod等暫時無緣這項功能,蘋果尚未公布相關計畫。
近年有傳言指出,蘋果想要替 AirPods 無線耳機加裝相機,實際會如何運用?對此知名分析師郭明錤搶先透露 2 大用途,並預告產品有望在 2026 年亮相。
蘋果在WWDC 2024 開發者大會發表新代iOS 18系統,預計在秋季釋出正式版本的更新推送,屆時,在iPhone升級iOS 18的同時,也將為AirPods 無線耳機系列,透過機器學習帶來全新的操控功能,包括用點頭或搖頭的頭部動作......
蘋果 WWDC 今日壓軸是推出 Apple Intelligence AI 模型,正式迎戰 ChatGPT、Gemini 等競爭對手,其中一項應用是全面改造語音助理 Siri,不再只能查天氣、設鬧鐘,擁有宛如 ChatGPT 的聊天能力,還能在 iPhone、iPad 內替你完成更多任務。
蘋果WWDC開發者大會登場,蘋果在會中公布了AirPods的新功能,導入頭部辨識技術,透過此功能,用戶只需點頭即可接聽來電,搖頭則可掛斷電話。這項功能是何在雙手不便操作手機的場合使用,例如在擁擠的電梯中,便相當實用。
自從蘋果為iPhone推出Face ID臉部辨識後,便捨棄了Touch ID指紋辨識,不少果粉敲碗該功能回歸,但蘋果始終不願意點頭。令人感到唏噓的是,蘋果第一款具備指紋辨識的iPhone 5s,要正式走入歷史了
蘋果於今(6日)凌晨正式推出iOS 17.4正式版更新,對蘋果而言具有重大的變革意義,由於歐盟的數位市場法壓力,iOS 17.4對iPhone的旗下服務做出重大調整,包括允許第三方應用商店和側載、放寬Safari瀏覽器限制,以及開放NFC功能,可使用Apple Pay以外的第三方行動支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改變都只針對歐盟而已,全球其他國家不受影響。
為了符合歐盟的數位市場法案,蘋果將被迫開放App Store側載功能,最新消息指出,蘋果對應作法已經出爐,將對App Store進行拆分,只有歐盟國家適用側載
現代人手機不離身,其中難免存放一些不想被別人看見的私人內容,例如App、照片等,Google被發現正在為Android手機打造內建的隱藏功能
蘋果在上月突襲推出全新Apple Pencil(USB-C),首度採用USB-C接孔充電,並且支援磁力吸附、懸浮等功能,主打最超值的Apple Pencil,僅需2,690元,台灣已經正式開賣,蘋果官網顯示目前下單,最快約12月中旬到貨
蘋果宣布2024年稍晚,iMessage將支援Google致力提倡的RCS通訊標準,正式打破iPhone跟Android手機傳訊息的隔閡,引起熱議,其中大家最關心的是,蘋果設下的「藍綠泡泡」限制要就此終結了嗎
Google近幾年大力發展RCS,並不斷向蘋果公開喊話,希望iMessage能夠接納RCS,打破iPhone跟Android手機傳訊息的隔閡,不過Google始終是熱臉貼蘋果冷臉,然而這一情況,將在明年打破僵局
Sony 全新一代降噪耳機 WF-1000XM5 正式登場,要挑戰蘋果最新的 AirPods Pro 2!音質與各方面規格全面升級,Sony 卻同步縮小體積,具體表現如何?請看我們的初步開箱體驗。
遊戲製造商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的交易案面臨重重阻撓,週二(11日)美國法院批准這項交易,為微軟清除一大障礙,收購案有望向前推進。
在歐盟數位市場法的壓力下,外界推測蘋果將在iOS 17妥協開放iPhone側載功能,不過在剛剛結束的WWDC 2023,蘋果並沒有提到這件事,而蘋果已經釋出iOS 17 Beta 1測試版,也沒有該功能
以「Life is Good」口號打響 LG 集團知名度的品牌Slogan標語,多年來深植人心,其品牌LOGO自1997年以來,採用英文大寫字母L與G組合的LOGO 圖案......
「有必要一定要用iPad嗎?」北市志清國小一名鄭姓家長不諱言最初接到學校邀請加入BYOD計畫時,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不過實際接觸後,她認為無論iPad或其他3C設備,對孩子來說都只是一種學習的工具,把心態打開了,也就不再糾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