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手錶大舉進攻健康醫療領域,然而卻還無法取代傳統的醫療設備。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向民眾、醫療人員發出警告,不要用智慧手錶、智慧戒指測量血糖,所有產品都未通過審核,不準確的數值恐會釀成意外。
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昨(1日)發生芮氏規模7.6強震,之後陸續接連有數十起頻繁餘震,傳出多地嚴重災情。日本專家指出不排除未來一週內發生規模大的地震可能性。對於正在日本旅遊、或是近期預計前往日本的台灣旅客,建議可下載由日本官方針對國外觀光旅客所推出的「Safety Tips」......
響應衛福部即將推行「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修正草案,並改善視訊門診使用上的痛點,遠傳於今(2/21)宣佈啟動「5G遠距診療2.0」,攜手台灣社區醫院......
市面上空氣清淨機的品牌機型款式眾多,各式功能規格讓人看得眼花撩亂,且價位落差頗大。除了精打細算比較各大通路祭出的優惠促銷價格,更要懂得掌握四大選購要點....
蘋果秋季發表會今日(9/16)正式登場,本場發表會以「Time Flies」為主題就是要主打全新一代的 Apple Watch,不僅發表最新的 Series 6,亦加碼平價版的新手錶,功能方面也首度搭載血氧飽和度
Instagram 官方於今天(4/16)宣布,即日起 Instagram 商業帳號將可以更輕鬆的在主頁面上新增訂購、預定商品等按鍵連結,提供粉絲點擊,並可直接連結到外部網址,增加商家與粉絲之間的互動......
為杜絕各種不實假新聞訊息輿論於網路傳播,進而影響疫情控制與引發民眾心理的恐慌。據外媒The Verge報導,臉書、Google、微軟、推特、LinkedIn、Reddit與YouTube......
隨武漢肺炎(COVID-19)在全球延燒,Apple 也開始針對相關 App 應用程式祭出更嚴格的審核機制,包括這些疫情訊息 App 消息來源是否可靠,此外 Apple 還宣佈將禁止以病毒為主題的遊戲在 App Store 上架......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升溫的情勢演變,擁全球超過20億用戶的臉書表示,即日起採取多項具體措施與行動,以全力防範限制......
中華電信稍早宣佈,將以基本型月租 99 元(中華電客戶 79 元)、量測型月租 249 元,推出「健康雲」服務進軍醫療領域…
Apple Watch 上市至今已屆滿一年,雖然他第一周年的銷量比 iPhone 推出的第一周年還要多出一倍,更為 Apple 帶來 20 到 30 億美元的收入,但卻仍然負評不斷,甚至被砲轟為一款失敗的產品。不過到底為什麼 Apple 堅持要推出這樣一款產品呢?其實,蘋果推出 Apple Watch 還有一項真正的原因,而這項原因可能會讓不少人覺得傷感。
在蘋果去年 3 月公佈可供醫療機構運用的雲端數據機制「Research Kit」之後,除了結合大型醫療體系進行遠端醫療服務外,最重要的就是可透過廣大的 iPhone 手機與 Apple Watch 用戶,搭配 Health Kit 生理監測功能進行數據收集,進行廣泛且長時間的醫療研究,這對於以往較難達成的流行病學調查或是慢性病長期研究相當具有幫助,而日本的慶應大學醫學部便利用這樣的方式,進行現代人腦中風的相關研究。
繼 LINE 在昨天發表了行動支付、叫車服務等更多網路應用後,另外一家手機即時訊息廠商 Wechat 今天也在台灣舉辦了發表會,但是與 LINE 不同的是,挾帶中國強大的硬體製造能力,推出許多社群網路結合的硬體應用,如健康醫療管理與家庭娛樂等,利用社群軟體的高擴散力,讓看起來硬梆梆的物聯網應用,轉化成可以更貼近一般消費者的生活應用!
根據 EMC 贊助 IDC 調查的垂直產業分析報告( Vertical Industry Brief )指出,醫療業在數位世界( Digital Universe )佔有顯著比重,加上 48 %的年成長率,使醫療業成為成長最快的產業之一。研究報告說明未來幾年各項關鍵醫療趨勢將加速資料的成長以及對資料的依賴。
提到 IBM 的超級電腦,大家的印象還可能停留在 2011 年跟西洋棋大師 Gary Kasparov 對決的深藍(DeepBlue)上,但隨著技術的進步,IBM 把超級電腦的高速電腦運算,結合雲端資料儲存,打造出類似人類思考的認知運算技術,擁有解讀非結構資訊的能力,甚至可以分析食材的化學成分與人類的味覺感知,搭配出一道道美味的食譜。
在 2014 年的 WWDC 中,Apple 宣布將在 iOS 8 中導入 HealthKit 功能,大家都以為這個功能只是讓 iOS 裝置可以跟各種健康感應器連接收集整合資料,但是事實上 Apple 的野心不僅於此。
蘋果 WWDC 大會剛剛結束,雖然推出了新一代作業系統 iOS 8、代號 Yosemite(優勝美地)的 Mac OS X,但卻不見硬體裝置身影,讓不少果迷小小失望;但有傳聞指出,蘋果籌備多時的穿戴式裝置將會在 10 月時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