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特別找來大谷翔平宣傳的新耳機 Powerbeats Pro 2 即將發表!傳出上市時間就落在下週,外媒形容這款耳機將是 AirPods Pro 的運動型替代品。
在今年一月有不少重量級的發表會陸續登場,NVIDIA 揭曉全新 RTX 50 系列顯示卡,中高階的 RTX 5070 性價比受矚目;任天堂則揭曉 Switch 2 的廬山真面目,更替新玩法給出許多暗示;一代手機霸主 Nokia 正式停售智慧手機,有可能就此淡出手機市場。
Garmin Instinct 3 AMOLED(右)、Instinct 3 SOLAR(中)皆提供45mm與50mm兩種尺寸,售價分別14,990元起與13,990元起。Instinct E(左)則有40mm與45mm兩種尺寸,各9,990元。 知名智慧穿戴裝置品牌Garmin,昨(21)日在台灣推出新一代Instinct 3系列智慧腕錶,不僅能即時追蹤佩戴者的健康與體能狀態,也具備符合
蘋果今年要全面搶攻入門市場!根據外媒《MacRumors》統整外電傳聞,點名蘋果今年將發布 8 款入門級、低花費的新產品,其中包含 iPhone、iPad 以及 Mac,要替果粉用最節省的預算,帶來全面性的升級。
Google全球搜尋引擎霸主地位面臨挑戰?根據Statcounter網站公布的最新數據,Google在2024年的最後三個月,包括10、11和12月在全球搜尋引擎的市佔率均低於90%。這是自2015年以來首次跌破90%,引起外界的高度關注
CES 展大爆雷!配件商偷跑公開任天堂新主機 Switch 2;黃仁勳親自發表 NVIDIA 全新 RTX 50 系列顯卡;時隔8年 HDMI 2.2 新標準登場 重大升級支援96Gbps超高頻寬;臉書、Threads 確定終止事實查核!祖克柏:要把言論自由擺第一;iPhone假新聞通知引爭議 蘋果承諾:將推更新避免混淆。
2024 年哪一款遊戲才是真正的 GOTY(Game of the Year, 年度最佳遊戲)?或許每一個人有不同答案,各媒體的評選結果也都不同,不如就用得獎次數來定勝負吧!追蹤網站 Game of the Year Award Tracker 統計各大媒體、遊戲活動等各大獎項,計算各款作品的得獎次數,結果是由《宇宙機器人》遙遙領先。
任天堂新主機 Switch 2 蓄勢待發,到底有哪些新遊戲,也引來玩家好奇,其中最為招牌的《寶可夢》系列肯定是不能缺席的!近期任天堂的註冊新商標,就暗示了全新的寶可夢遊戲或即將登場。
NVIDIA 正式揭曉新一代 GeForce RTX 50 系列顯示卡!今日 CES 展由執行長黃仁勳親自發表,本月起即將上市。
回顧2024年,科技業發展仍是以「AI」人工智慧為關鍵字,並且更加具象化,不侷限是一款App或是軟體,更展現多角化延伸,無論是筆電、手機乃至於最新的遊戲主機都能看到AI的身影,也帶來各種不同的便捷功能。除了AI之外還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改變?一起盤點2024年科技大事件、了解2025年發展趨勢。
蘋果在上個月在台開賣AirPods 4,分為一般版和主動降噪版。其中的主動降噪版跟AirPods Pro 2只差了1,500元,讓很多人陷入選擇困難,究竟是買
OSIM沙發天后可依據家庭空間與人數混搭組合,具有靈活配置的優點,89,800元起。 (記者黃肇祥攝) 按摩椅品牌OSIM近日瞄準沙發客群,在台灣推出全新「OSIM沙發天后」,主打首款會按摩的沙發,還可以自由拼接、擴張組合,滿足不同家庭的舒壓需求與
耳機不再只能拿來聽音樂,隨著技術進步,各大品牌積極開發無線耳機的各項潛能!據傳,蘋果就為 AirPods 加入健康偵測功能,還會裝上相機鏡頭,徹底改寫 AirPods 的產品定位。
知名按摩椅品牌 OSIM 搶攻沙發市場!今日(19)在台灣推出全新款式的「OSIM 沙發天后」,不僅保留自家的按摩科技,更是可以靈活百搭的沙發或是貴妃椅,滿足不同家庭與個人的舒壓需求。
由於藍牙追蹤器被濫用的問題嚴重,蘋果和Google一直在努力打擊不法行為,雙方也攜手合作。Google於今(12日)宣布將為Android設備的「未知追蹤器警報」功能推出兩項重要更新,強化用戶的反追蹤能力
蘋果正式推出iOS 18.2,為Apple Intelligence帶來第二波大更新,其中亮點包括Siri終於整合ChatGPT。不過由於Apple Intelligence尚未支援中文,Apple Intelligence對台灣用戶來說,暫時屬於「無感」狀態
蘋果的首款頭戴裝置Vision Pro終於在台灣上市,售價119,900元起,對這款昂貴裝置感興趣的用戶,可以預約至門市進行一對一個人體驗。究竟這款蘋果產品值不值得入手?自由3C科技記者也進行了實際試用,以下分享感想。 Vision Pro的最大亮點是徹底拋棄傳統控制器,完全依靠眼球和手指來操作,只要盯著你想點選的東西,然後把大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一下」的動作,就能成功完成點擊,如果要拖曳畫面,也是讓雙指互捏像一條線一樣移動即可。 實際體驗會感到十分驚奇,因為靈敏度和準確度都極高,包括眼球追蹤,只要眼睛看向的方向,都能立刻感應到,整個過程完全不會
想要開始學習攝影,替假期旅行記錄美好回憶,該如何挑選入門相機呢?知名媒體《DPReview》就盤點了 5 款售價在 1,000 美元(約 32,510 元)以下的相機,讓你用比旗艦手機的價格開始攝影的學習之路。
趕在 2024 年最後一個月,傳統三大相機品牌新機紛紛出列!Canon、Sony 相繼在台灣開賣旗下最頂尖的單眼相機,至於 Nikon 則是要搶攻入門市場。
2024 年整個手機產業圍繞 GenAI(生成式 AI)技術發展,各大品牌都替手機加入各種 AI 功能與技術,但消費者似乎沒有因此而買單。最新一份研調顯示,真正帶動全球手機市場成長的,不是摺疊手機也不是 GenAI,而是入門級的 Android 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