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覺得蘋果近年推出的Apple Watch及AirPods缺乏驚喜?最新消息指出,這兩款穿戴產品大改版的時間點可能在2027年登場
外界盛傳 Sony 即將於本月發布新一代 WH-1000XM6 耳罩式降噪耳機,儘管官方尚未證實消息,西班牙的亞馬遜卻提前上架了產品購買頁面,讓 WH-1000XM6 的升級重點提前曝光。
AI PC 發展至今,似乎有些雷聲大雨點小。根據 Intel 高層最新說法,儘管已經推出多款 AI PC 規格的 CPU 處理器,但消費者顯然更在意價格,市場需求轉向舊款 CPU。
邁入 AI 大戰,蘋果 Apple Intelligence 起步較晚,功能也不如競爭對手豐富,卻意外獲得 iPhone 用戶的好評,甚至有不少人願意掏錢訂閱
台灣手機市場淡季展開!根據研調機構最新數據顯示,2025 年 3 月全台手機銷量僅約 38.3 萬台,較 2 月下滑 12%,連同銷售額也減少了 15%。有通訊業者分析指出,除了新機缺乏亮點,連假所帶來的消費轉移也可能是主因之一。
2025年第一季剛過,台灣市場便湧入大量新手機,有些持續AI熱潮推出嶄新的應用功能,或是打價格戰將旗艦技術下放中階機款,還有品牌從消費者最在意的相機規格、遊戲效能等方面下手。在各大品牌激烈競爭下,消費者儼然成為這場配備競賽的最大贏家,擁有多元且豐富的換機選擇。
在選購智慧型手機時,多數消費者常把「電池容量」當作續航表現的關鍵指標,最近某中國品牌推出配置8,000mAh超大容量電池的手機,引起話題。然而,外媒Android Police指出,相較於單純的電池容量,「快充技術」其實更實用
寵物溝通總是被許多網友笑稱是玄學、認為缺乏科學根據,但現在 AI 或許真的能藉由理解動物語言允許人類與其進行溝通。Google 最新一份研究設計了一組 AI 模型,並整合至 Pixel 手機試圖與海豚進行對話。
研調機構 Counterpoint 釋出最新報告,揭曉全球 2024 年第四季虛擬實境(AR/VR)裝置的市占率排行榜,龍頭霸主 Meta 再度拉開差距;蘋果 Vision Pro 則面臨銷量慘跌的困境;Sony 把握特價機會急起直追。
本週精選5大科技新聞如下:● Windows 10 今年淘汰!Google 提免費升級方案、老電腦瞬間重生● 智慧手錶市占排行榜變天!這家黑馬銷量翻倍 蘋果優勢縮小
三星S25系列才剛上市,關於明年S26系列的爆料已陸續浮現,最新消息指出,三星正考慮讓可變光圈功能回歸S26 Ultra的主相機
智慧手錶品牌排名變天!根據研調機構 Counterpoint 公佈的 2024 年出貨數據顯示,蘋果雖然仍是智慧手錶市佔霸主,但領先優勢因缺乏創新逐漸被追趕;小米則成為年度大黑馬,銷量實現雙倍成長的亮眼成績。
每個人對於智慧型手機的需求不同,有人追求最新最強的硬體規格,也有人認為只要夠用就好。然而,如果你正在猶豫是否該淘汰舊手機,不妨參考外媒Android Police提供的8個評估標準,看看你的手機是否還能撐下去,或者該在 2025 年換新機了。
蘋果推出新一代入門iPad(A16),比前代擁有更高的性價比,但依然不具備Apple Intelligence 。根據開發者工具Xcode顯示的數據,確認入門iPad(A16)搭載的是6GB記憶體,相比前代iPad 10的4GB記憶體有所增加
蘋果iPhone因高保值性著稱,即使是二手機也受到果粉青睞,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公布的2024年全球二手智慧型手機市場報告,蘋果在該市場的優勢進一步擴大
蘋果 iPhone 16e 明日即將上市開賣,然而諸多規格遭到閹割,售價更比 iPhone SE 系列明顯調漲,讓許多網友吐槽「太盤了」、「不夠香」。倘若你也還是買不下手,不妨再多等一年。
無論是想要隨手街拍還是以 Vlog 紀錄生活,智慧手機的畫質已經無法滿足多數消費者,這時候勢必得升級專業相機!今年有哪幾款機型值得入手呢?外媒《Engadget》近日就給出了 2025 年的 2 款最推薦多數人購買的相機型號。
台灣智慧手機市場2024年12月銷售數字出爐(統計實體通路),本月共售出39.3萬台手機,與前一個月相比,銷量明顯下滑18%,總銷售額也下跌超過2成。不過,全年度銷量低空飛過500萬台大關,相較2023年不足500萬台的表現,呈現微幅進步。
邁入年末促銷旺季,各手機品牌展開價格戰,讓消費者有機會撿到甜甜價!傑昇通信統計數據,揭曉 2024 年第四季手機降價幅度最高的 15 款手機,多款熱門機型全面下殺,就連一向保值的蘋果 iPhone 16 Pro Max 也都守不住了。
據傳,蘋果將在春季推出新一代 iPhone SE,帶來全新中階價位的手機選項,而且規格會大幅度提升。外媒《9to5mac》就認為,隨著 iPhone SE 即將問世,或將讓 iPhone 14、iPhone 15 的市場定位十分尷尬,規格缺乏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