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社群平台 Threads 之所以受到廣大用戶青睞,除了能夠打破同溫層的強力演算法,另一大亮點就是「無廣告」。然而這塊社群媒體最後的淨土恐怕即將消失,Meta 稍早正式宣布將在 Threads 開始導入廣告。
過去幾個月,Spotify部分Premium付費用戶反映,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竟然被插入廣告,相關抱怨文在Reddit等社群平台上湧入,迅速引發熱議。雖然Spotify後續澄清,這只是系統故障,並火速進行修復,但仍無法完全平息外界對於Premium會員服務可能變質的擔憂
任天堂發表會公布新主機 Switch 2;ChatGPT 生成吉卜力風格神指令破解限制;台灣 YouTube Premium 會員無預警漲價;Windows 30年經典藍白畫面掰了;蘋果為 8 款舊機修補安全漏洞
谷粉今年不只有 Pixel 10 系列手機可以期待!Google 最新一份聲明指出,將在近期發布全新的 Nest 系列家用產品。
為了吸引更多用戶加入Premium訂閱會員,YouTube再度推出一項全新福利,允許Premium會員每月分享最多10次的無廣告影片給朋友,即使對方沒有訂閱會員,也能享受無廣告的觀看體驗
YouTube為了吸引用戶花錢訂閱Premium會員,不斷採取各種手段,除了嚴格打擊廣告攔截器、禁止跨區訂閱,近期更在部分國家推出半價無廣告方案。最新消息指出,YouTube下一步將針對「音質」升級,作為吸引用戶付費的新誘因
近日,大量YouTube會員發現觀看影片時,畫質大崩壞,只能一直以最低的144p畫質觀看,即使手動調整設定也沒用,導致觀看體驗大打折扣
YouTube日前預告將推出全新的「Premium Lite」無廣告訂閱方案,讓用戶可用更便宜的價格享受無廣告體驗。該方案目前已在美國正式上路,並預計在接下來的幾週內擴展至泰國、德國和澳洲,YouTube在過去一段時間一直在這些國家進行該計畫的測試。
蘋果全新 iPhone 16e 發佈!最便宜 AI iPhone 續航史上最強;YouTube 終於降價!Premium Lite 無廣告新方案即將推出;準備大賣 Switch 2!任天堂正式設立「台灣任天堂」;快備份!臉書預告全面刪除直播影片 未來只保留 30 天;公司果粉更難選了!蘋果iPhone 17四機型三種外觀設計曝光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旗下人工智慧新創公司xAI推出全新聊天機器人Grok 3,號稱「地表最聰明」,直接挑戰OpenAI、DeepSeek的模型。沒想到這款竟然「打臉」自家老闆馬斯克本人
YouTube先前已在少數國家測試全新的「Premium Lite」無廣告訂閱方案,讓用戶可用更便宜的價格享受無廣告體驗,這項新方案即將正式推出。
Netflix再度宣布漲價,此次調漲主要針對美國、加拿大、葡萄牙和阿根廷。以美國為例,最低訂閱方案自每月6.99美元漲至7.99美元,上漲1美元。
Meta旗下的Threads,主打文字為主,介面簡潔,加上還沒有被廣告「污染」,成為時下年輕人最夯的社群平台。然而,這片「無廣告的淨土」可能很快就會消失了
蘋果近年積極尋找 iPhone 以外的成長動能,但這條路挑戰重重。報導指出,蘋果先是取消 Apple Car 電動車的研發計畫,而被寄予厚望的 Vision Pro 空間運算裝置也面臨高成本和缺乏應用場景等挑戰。那麼蘋果下一款熱門產品會是什麼呢?對此《彭博社》點名兩大新星。
使用YouTube若不想看廣告,有些用戶會選擇使用廣告攔截器或透過VPN連線到低價國家購買YouTube Premium。不過,YouTube近年一直採取各種措施來封殺這些「取巧」行為。
不想看 YouTube 影片總是被廣告打斷?Google 正在測試更便宜的新會員方案「Premium Lite」,只需現有 Premium 會員的一半價格,就能免除大多數廣告的內容。
從去年開始,Instagram 旗下的 Threads 吸引了大量台灣年輕用戶,迅速成為不可忽視的新興社群平台,除了喜歡 Threads 的純文字互動,無廣告也是一大吸引力。然而,根據專家挖掘程式碼的結果,母公司 Meta 已經悄悄開始測試廣告貼文。
Disney+執行長Bob Iger在本週的財報會議再次重申,「打擊寄生帳號的行動要從下個月「『認真』開始了」。早在之前,Disney+已預告將於9月在全球範圍內打擊寄生帳號,非家庭同住者不得共用帳號,意味台灣也逃不過。為此,Disney+數個月前在部分國家對用戶寄發警告信
Disney+早就預告,將於9月在全球範圍內打擊共用帳號,根據外媒The Verge報導,Disney+執行長Bob Iger在近日的財報會議表示,「打擊行動要從下個月「『認真』開始了」
Netflix早在今年1月就預告,將在部分國家取消無廣告基本方案,也就是最便宜的廣告方案,加拿大和英國首先上路。現在,Netflix已經開始實行這項政策,這等同變相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