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為了讓Facebook的使用體驗「回歸初衷」,並讓頁面看起來更加「乾淨」,近來展開一連串改革行動,例如日前率先針對美國用戶推出全新「朋友」分頁,只會顯示好友動態。如今,Facebook又宣布,將進一步大力掃蕩平台上的垃圾內容
新興社群平台 Threads 之所以受到廣大用戶青睞,除了能夠打破同溫層的強力演算法,另一大亮點就是「無廣告」。然而這塊社群媒體最後的淨土恐怕即將消失,Meta 稍早正式宣布將在 Threads 開始導入廣告。
臉書(Facebook)曾經是社群媒體的龍頭,深受年輕用戶喜愛,如今卻逐漸淡出主流舞台,越來越多創作者與新用戶轉戰 Threads、TikTok 等新興平台。根據最新流出的 Meta 內部郵件,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早在 2022 年就曾表露對「臉書過氣」的擔憂。
每家手機品牌都有一群愛用者,甚至是「忠實鐵粉」,而對於Google Pixel手機而言,多數人選擇購買的原因是什麼?一份最新調查揭露了具體原因。
Google下一代旗艦Pixel 10系列備受關注,根據可靠爆料,Pixel 10、Pixel 10 Pro、Pixel 10 Pro XL和Pixel 10 Pro Fold四款機型的相機完整規格已被搶先揭露了
本週精選5大科技新聞如下:● 恐惹怒宮崎駿!ChatGPT引吉卜力圖像之亂、OpenAI急做這事滅火● iOS 19迎十年最大改版!蘋果宣布這天發布、邀函藏半透明玄機● Google地圖超實用新功能來了!一張螢幕截圖輕鬆規劃旅行● Google 證實搞丟用戶「時間軸」紀錄!搶救方法曝光
臉書Facebook的重大改變來了!今年稍早,Meta執行長祖克柏表示,他最大的目標之一,就是讓「Facebook回歸最初的樣貌」。如今,讓所有用戶歡呼的是,Facebook宣佈推出全新「朋友」分頁,這是一個「朋友專屬動態」的空間,讓用戶不再被演算法的推薦內容給綁架
要買好手機不必花大錢!主打性價比的中階手機選擇眾多,該怎麼選最划算呢?外媒《Engadget》精選出 3 款機型,幫助消費者用最低預算入手最合適的手機。
Google 今日帶來最新的「功能推送」,替 Pixel 手機與 Pixel Watch 智慧手錶帶來最新功能,錄影、拍照現在有更多玩法,亦能支援更多語音轉文字的檔案。
雖然智慧手機靠著演算法與 AI 助力,讓拍照、錄影品質提升,但礙於機身體積有限,在鏡頭的光學構造與感光元件面積都無法與專業相機比擬。為了結合手機運算能力與相機的硬體優勢,小米在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展示了最新的「小米模組」概念,讓手機能透過配件一秒變身專業相機。
近期市場上已經出現許多新機,包括三星S25系列、華碩Zenfone 12 Ultra等,以及蘋果首款iPhone 16e,讓2025年的手機市場開始熱鬧起來。如果你最近想入手一款Android手機,究竟哪一款是最佳選擇呢?
vivo在台推出全新手機vivo V50,前後三鏡頭搭載5,000萬畫素蔡司光學鏡頭,主相機導入從X系列下放的CIPA 4.0單眼相機級防手震,大幅減低拍攝晃動,進一步提升人像細節表現
Canon 今日發布最新款隨身相機 PowerShot V1,採用大尺寸的 1.4 吋感光元件,更在小巧機身內塞入風扇,實現 4K 60p 高畫質錄影。
近年無論臉書還是 X 等社群平台均陸續測試「不喜歡/倒讚」(dislike)按鈕,讓用戶得以運用此來表達心境。Instagram 近期也悄悄展開相同測試,負責人 Adam Mosseri 更在 Threads 親自說明被倒讚恐導致的最終下場。
隨著影音平台的興起,記錄日常生活的Vlog逐漸成為許多人表達自我的方式,相關相機市場因此蓬勃發展,以滿足不同層次創作者的需求。其中便攜型的Vlog相機以小巧機身和多元功能受到青睞,突破傳統相機的拍攝角度限制,隨時隨地捕捉精采瞬間。
不少手機品牌會在旗下的高階機型推出專業的拍攝 App 或是模式,提供細緻的參數調整,未來這些功能有望成為 Android 手機的標準配備。
新的一年想要換手機,但是面對各種新技術、規格,哪些實用?哪些又還只是噱頭?台灣連鎖通訊業者傑昇通信向《自由3C頻道》透露 2025 年的 5 大換機基準,手機這樣買才不會落伍。
在今年一月有不少重量級的發表會陸續登場,NVIDIA 揭曉全新 RTX 50 系列顯示卡,中高階的 RTX 5070 性價比受矚目;任天堂則揭曉 Switch 2 的廬山真面目,更替新玩法給出許多暗示;一代手機霸主 Nokia 正式停售智慧手機,有可能就此淡出手機市場。
OPPO 搶下 2025 年頭相!今日在台推出新一代 Reno13、Reno13 Pro 輕旗艦系列手機,不僅帶來多項 AI 功能,更搭載了 IP69 的防水規格以及水下拍照模式,今年夏天去浮潛、游泳裸機就能輕鬆拍照或錄影。
近年隨著技術成長,耳機也開發出很多不一樣的玩法以及用途。有的以造型取勝,讓人就算不聽音樂,也要在頸上掛著耳機當作時尚配件,也有耳機跨界挑戰醫療、運動市場,或是成為貼身助理、翻譯,隨時提供支援,各種全新玩法讓耳機脫離單純的播放功能,變得越來越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