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七夕的認知都是「牛郎」和「織女」相會的日子,或者只記得現代定義的「情人節」。其實在傳統上,還有很重要的「七娘媽」更是七夕的守護神。在七夕這天拜拜,還可以祈福、招桃花、招財,很多民眾也會趁著這天去拜月老求姻緣,快來看看該怎麼準備供品吧!
在台灣一年中有兩個節令會吃到「湯圓」,分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和農曆元月十五日的「元宵節」,傳統上這天吃的其實叫「元宵」,「湯圓」和「元宵」的外型不易分辨,因此許多人認為是一樣的食物,其實兩者最大差別在於製作過程的不同,口感也有些許差異喔!
※本食譜、影像內容經 《料理123》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影像提供/料理123)※
將南瓜濃湯包倒入碗內,注入適量熱水攪拌均勻,放入煮好的湯圓及玉米粒,碗口蓋上兩層酥皮並刷上蛋黃汁,放入家用小烤箱烤至酥皮膨脹焦黃即可。
1梅花肉切絲,放入醃料中抓勻醃約5分鐘。乾香菇泡水至軟後切絲,鮮香菇去蒂切片,紅蔥頭與辣椒切片。芹菜切小丁,青蔥切段,茼蒿去蒂洗淨備用。
又到了吃湯圓的時節啦!菜市場、超市裡琳瑯滿目的口味讓人每種都好想買回家,但看似簡單的「煮湯圓」卻讓許多人碰壁,常常把美味湯圓煮成一鍋「芝麻湯」或「花生湯」。「原來煮湯圓並不是把湯圓丟下鍋就好啊!」,掌握5個煮湯圓的訣竅,絕對能煮出一鍋白白胖胖的完整湯圓!
1若買到帶殼的花生仁,可洗淨後加入鹽巴10克、水300c.c.泡1小時後洗淨去膜。
2022年12月22日為節氣「冬至」,也是「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吃湯圓的傳統節日,不少人會上超市或菜市場購買紅白湯圓或包餡湯圓,回家煮上一碗暖呼呼的應景美食!不過,民眾選購時要小心留意「這3種狀況」,以免把防腐劑、漂白劑、著色劑等添加物吃下肚!
在外地讀書的游子們,每年冬至最期待的就是回家吃一碗熱呼呼的湯圓,鹹甜都好,補充體力讓自己能夠持續在異鄉奮鬥。不過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冬至要吃湯圓呢?現在就來看看我們習以為常的「冬至吃湯圓」從何而來。
天氣日漸轉涼,一碗滑嫩暖心又料多豐盛的燒仙草,可說是秋冬最受歡迎的療癒甜品之一!粉圓、花豆、芋圓、花生、紅白小湯圓等等各種人氣配料,你都會選哪些呢?營養師團隊「好食課」就整理了一張圖揭露「燒仙草配料熱量排行榜」,只要不小心添加了高熱量前三名,一碗綜合燒仙草的
每次吃喜酒,最期待就是這道甜點「花好月圓」--炸湯圓,自己在家炸卻常常讓湯圓破肚變成爆米花?!今天跟著寶寶師的做法,連小湯圓的步驟一次講解,讓你DIY不失敗!用現成的冷凍小湯圓來炸也可以喔!秘訣快看下去!
養髮美顏聖品「黑芝麻糊」喝起來不僅甜口又暖身,要做出濃稠而不膩的口感,只要掌握幾個家裡都有的簡單食材,主廚再加碼示範小湯圓的製作步驟,搭配一起吃也好飽足!看更多>3 步驟速成香濃芝麻醬基底!吃甜、吃鹹隨你搭配
今(15日)元宵節少不了來碗湯圓,但現代人注重飲食健康,想吃湯圓又怕熱量破表,營養師就解析了市面上包餡湯圓只要吃4顆=1碗飯的熱量,想要體重不飆升,一定要學會「替換吃法」。另外民間習俗在元宵也是開運轉運的好時機,命理專家也要教你怎麼吃對元宵幫助自己開運!
1紅豆浸泡在清水中一整晚,隔天將泡好的紅豆洗淨換水,蓋上鍋蓋以小火燜煮1小時。
廚房除了有醋、鹽巴、糖和醬油等調味料,「粉」類用品也是料理時的好幫手,一般最熟悉的就是用來製作麵食、蛋糕等需要的主要食材「麵粉」了。不過其實還有一些「粉」雖然並非料理主角,只有少量運用,但它們卻默默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加分配角!
吃膩糖水煮湯圓了嗎?沒吃完的剩湯圓還能怎麼變化?來試試用湯圓改造變甜點!外層是吃得到堅果碎的脆皮巧克力,咬開後是麻糬般Q彈的多層次軟綿口感,還有花生芝麻爆漿內餡,實在是太罪惡了啦!
冬至湯圓節,還在「水煮湯圓」?吃膩了一般糖水,今年來變化個新口味湯頭--黑糖薑汁奶茶,把冬天熱門的手搖飲料與湯圓結合,好吃又暖身暖心!
今(12/21)是冬至,除了用應景的湯圓來迎接過冬,也是透過食補為健康打好基礎的好時機!但湯圓屬於糯米精緻澱粉,不易消化且熱量一不小心就爆表,越診所劉馥萱營養師就分享了「湯圓聰明吃」的料理撇步,並建議若想進補,可選用好吸收且不分體質都可食用的滴雞精,取代重油重口味的食補鍋物會更佳。
冬至元宵就要吃湯圓~有沒有鹹湯圓的愛好者站出來!不喜歡甜膩膩的感覺,自己做好看又好吃的客家雙色鹹湯圓也OK!
冬至快到了,吃膩湯圓不妨來試試這道客家點心「牛汶水」,配上自己熬煮的黑糖薑湯,好吃又暖胃!只要多一道「炒黑糖」的步驟,甜湯湯底馬上多一股醇厚焦香,做法秘訣趕快學起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