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外媒《The Information》、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接連爆料,蘋果即將改變 iPhone 發布週期,一年將有兩次新機登場時刻,而且更會擴大陣容至 6 款,除了現有數字版 iPhone 以及兩款 Pro 系列,更要再加入 3 款全新機種。
Google 為了鞏固搜尋引擎的市占率,每年均會支付上百億元給蘋果,確保 Safari 瀏覽器的預設搜尋引擎為 Google 搜尋。然而,近期蘋果服務部門資深副總 Eddy Cue 卻透露,Safari 的搜尋量出現首次下滑,更點名未來可能加入全新選擇。
本週精選5大科技新聞如下:Google 坦承 Pixel 7a 電池出包!台灣用戶可領萬元補償費。蘋果 iPhone 16e 台灣銷量狂飆 2.4 倍!Android 僅這兩台手機有得比。吉卜力 AI 生圖侵權嗎?日本政府首度解釋:一情況恐違法
蘋果日前發布入門級 iPhone 16e,捨棄過往 SE 系列的命名,讓人猜測「e」系列手機是否將成為固定班底、年年更新呢?對此最新爆料給出答案。
蘋果每年都會替 iPhone 推出全新配色,今年據傳將延續 MacBook Air 的天藍色,打造出比 iPhone 13 Pro 天峰藍更優雅的造型。
蘋果近來因為川普新關稅政策焦頭爛額,外界都在關注iPhone是否準備漲價,然而,除了價格話題,蘋果未來三代的「新iPhone」亮點,現在也已搶先曝光了
Google證實於近期再度裁員數百名員工,這波主要影響Android、Pixel和Chrome的團隊,涉及數百名員工。對於裁員原因,Google表示,自去年合併平台和設備團隊以來,一直致力於更加靈活和效率的運作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全球經濟不安,對中國更是強勢反擊,美國針對中國徵收的關稅總額,一路增加已來到145%。由於蘋果iPhone主要在中國生產與組裝,外界擔憂蘋果恐成為這次關稅戰下的重災戶。儘管川普尚未明確表態是否豁免蘋果關稅,但蘋果似乎已露出一絲曙光
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雖然暫緩90天,但對中國持續強硬反擊,對中國徵收的關稅,一路調高至145%。由於蘋果iPhone的主力生產和組裝仍在中國,市場憂心蘋果恐成為重災戶。而川普至今尚未鬆口是否讓蘋果獲得關稅豁免。
智慧手機每一年都會推陳出新,但真的有需要每年升級嗎?對此外媒《AndroidPolice》記者 Hamlin Rozario 就以自身經歷分享,現在已經不值得這樣做了,甚至很可能成為糟糕的投資行為,他更點出了 4 大理由。
和泰大金會長蘇一仲(如圖)表示,大金空調擁有先進研發的核心技術,並且堅持創新,才能收獲第十次入選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的成果。 大金空調自創業以來已超過百年,始終秉持研發創新技術的核心價值,並且憑藉「大金標準」在全球市場穩居領先地位,今年,大金工業再度榮登「2025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彰顯卓越的企業實力;最新推出的Z系列家用空調也以更優異的高效節能表
台灣夏季炎熱,許多人冷氣一開就是一整天,如何有效省電成為重要課題,除了養成良好的用電習慣外,選擇「一級能效」的變頻冷氣更是關鍵。自今年1月起,政府針對空調產品實行更嚴格的能源效率標準,這意味今年購入的新款空調整體能效更好,長期使用能降低電費支出。若家中冷氣老舊,不妨趁今年汰舊換新,享受更高效、更省電的舒適生活。
市場盛傳,蘋果將在明年進軍摺疊市場,推出首款摺疊iPhone,或者還有摺疊iPad。然而,蘋果最近曝光的一項新專利顯示,未來或許甚至有機會看到「摺疊Apple Watch」。
據傳,蘋果將在明年推出首款摺疊iPhone,勢必引領摺疊手機市場熱度。多方消息指出,蘋果之所以決定推出摺疊iPhone,主要是因為實現接近無摺痕的目標
蘋果日前推出多款春季新品,包括iPhone 16e、iPad(A16)、iPad Air(M3)以及M4 MacBook Air和Mac Studio,遠比預期的時間提前亮相。然而,傳聞指出,蘋果的春季新品陣容尚未結束,接下來可能迎來的是第二代AirTag 2。
蘋果於上月推出首款iPhone 16e,起始價21,900元起,引起市場兩派反應,有人讚「很香」、有人嫌「太貴」。然而,iPhoen 16e在台灣的首張銷售單已經出爐。
蘋果的Apple TV+自2019年推出以來,展現蘋果進軍串流影音市場的野心。然而,儘管營運至今已超過5年,Apple TV+仍是蘋果的「賠錢貨」
每個人對於智慧型手機的需求不同,有人追求最新最強的硬體規格,也有人認為只要夠用就好。然而,如果你正在猶豫是否該淘汰舊手機,不妨參考外媒Android Police提供的8個評估標準,看看你的手機是否還能撐下去,或者該在 2025 年換新機了。
Sony 稍早釋出 PS3 遊戲主機的更新檔案,讓許多老玩家相當驚訝,原來這款將近 20 歲的老主機居然還能升級,對此官方也解釋了背後原因。
每個人更換新手機的頻率各有不同,有些人認為只要手機夠用,直到它壞掉再換就好;但也有一些重度手機愛好者,總是迫不及待每年換新手機。然而,外媒Android Police指出,與過去相比,每年換新手機的吸引力已經大幅降低,現在大可不必一昧追求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