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今年推出三款不同定位的智慧錶,有主打專業戶外活動的Apple Watch Ultra 3、主流旗艦款Apple Watch Series 11,以及入門版Apple Watch SE 3。其中Apple Watch SE 3不到8千元,親民價格令人心動,實測後整理5大重點,帶你快速掌握這一代的改進升級,分析是否符合需求值得入手。
富士X-T30 III採用2,610萬畫素的APS-C感光元件,機身重量僅378克,特別適合隨身攜帶拍攝。台灣上市資訊待原廠公布。(翻攝富士官網) 隨著消費者對影像品質的要求日漸提升,輕巧的單眼相機成為市場新寵,日本富士(FUJIFILM)與德國徠卡(Leica)看準這波商機,分別推出最新款FUJIFILM X-T30 III、M E
OpenAI 近日推出全新的 AI 瀏覽器 ChatGPT Atlas,引爆業界話題,更讓 Google 股價隨之下跌。然而,目前 Atlas 瀏覽器僅開放 macOS 版本,如果 Windows 用戶也想試試看的話,不妨考慮 Perplexity Comet、微軟 Edge,它們都已經有類似的功能。
Epson EF-61(圖右3台)採用1,080p解析度,售價各21,900元;EF-62(圖左2台)升級至4K畫質,售價各26,900元;EF-72(圖中)則是有更廣的調整角度與立體聲的音效表現,售價36,900元。各款即日起上市。 日本投影機大廠Epson昨(16)日在台推出全新三款LifeStudio EF系列投影機,帶來最高4K PRO-UHD解析度與150吋大畫面,更首度導入音響大廠Bose的音效技術,完美結合視覺與聽覺的雙重饗宴。
Google 今日宣布,Google 搜尋的「AI 模式」正式在台灣開放繁體中文版,讓用戶可以直接詢問複雜的問題,並且由 AI 親自爬文、整理,快速給予懶人包解答。
蘋果今年推出Apple Watch Ultra 3、Apple Watch Series 11和Apple Watch SE 3三款不同定位的智慧錶,其中Apple Watch SE 3是睽違三年再度更新,主打入門和高性價比市場,售價僅7,900元起,也是蘋果目前最親民的一款智慧錶。那麼,這款「平價版Apple Watch」,究竟值不值得入手?自由3C科技頻道實測整理出5大升級特色,帶你一次了解它的的實際表現,以及最適合入手的族群。 升級隨顯螢幕 具備永遠顯示功能 Apple Watch SE 3同樣提供40mm、44mm兩種尺寸,採用鋁金屬錶殼,共有午夜和星光兩種配色可選。雖然外觀沿用前代設計,但最大亮點之一是終於升級隨顯Retina顯示器,具備永遠顯示功能。 有了永遠顯示功能,當螢幕進入待機狀態時,仍能以2尼特亮度顯示時間和瀏覽通知,不用再特地特地抬起手腕或點按螢幕,方便
AI搜尋引擎Perplexity宣布旗下AI瀏覽器Comet全面向全球用戶免費開放,意圖挑戰市場霸主Google Chrome。此外,市場也不時傳出警訊,指出年輕世代對Chrome的依賴正在下降,逐漸轉而其他平台。那麼,Chrome真的面臨危機了嗎?
AI搜尋引擎Perplexity宣布,旗下AI瀏覽器Comet現在向全球用戶免費開放,目標直指Google、OpenAI及Anthropic等競爭對手,搶攻AI瀏覽器市場
聯發科今日下午正式推出新一代旗艦晶片天璣 9500,採用台積電第三代 3 奈米製程,首波將由 vivo X300 系列搭載,最快 11 月於台灣開賣。
Google 搜尋可以進駐電腦了!不用再開啟瀏覽器,只要使用一組快捷鍵就能啟用,而且還能替用戶搜尋電腦內的檔案文件。
YouTube 年度盛會 2025 YouTube Brandcast 今日開跑!現場邀請 YouTube 大中華區策略合作夥伴副總經理陳容歆以及知名 YouTuber Hook 登台分享最新趨勢,官方亦透露,台灣創作內容已經被國際看見,本土 YouTuber 內容有 40% 的觀看時長來自於海外觀眾。
Google 在 2020 年遭美國司法部提起「反壟斷訴訟」,近年甚至一度傳出可能被迫出售 Chrome、Android 等核心業務,如今判決終於出爐!美國地方法院法官 Amit Mehta 駁回司法部要求售出 Chrome、Android 的提議,但也對 Google 未來的合約簽署設下多項限制。
隨著 Google Pixel 10 系列的發表,蘋果在 AI 競爭中逐漸被拉開差距。不僅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進度落後,連壓軸的新版 Siri 也傳出將延後至明年才發表。為了挽回頹勢,外傳蘋果可能透過收購來提升 AI 領域競爭力,目前已鎖定兩大潛在目標。
蘋果 iPhone 17 系列就要登場了,雖然新機還沒發表,網路上又開始流傳一個老梗「iPhone 單數不要買、雙數才值得買」。這個說法真的準嗎?我們就來回顧一下歷代 iPhone的進化,看看到底有沒有道理
被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點名為最愛 AI 工具的 Perplexity,近年成為 AI 界的新星。不僅蘋果有意合作,更被視為 Google、OpenAI 的最大勁敵。據傳,Perplexity 正計畫以 345 億美元(約新台幣 1 兆 33 億元)收購 Google 旗下的 Chrome 瀏覽器。
近年科技發展迅速,悄無聲息地重塑我們熟悉的日常生活樣貌;智慧手機已能處理生活的大小事,AI也進化成能主動完成任務的數位助理,變得更加具體與實用。展望未來,科技將如何持續推動革新?兩大科技巨頭Google與蘋果分別在上半年開發者大會中揭示全新軟硬體整合技術,從AI代理、智慧眼鏡到行動裝置桌面化,勾勒出更加智慧且便利的數位新世界。
日前 OpenAI 旗下的聊天 AI 機器人 ChatGPT 遭外媒爆料,用戶與 AI 聊天的內容在 Google 搜尋都找得到,引爆隱私危機!儘管事發之後,OpenAI 已經緊急關閉這項功能,但是通過分享連結,你與 ChatGPT 的對話仍可能會外流,該如何管控呢?以下這篇文章告訴你。
蘋果正加速開發 AI,試圖追趕領先的 OpenAI 和 Google。根據《彭博社》爆料,蘋果已組建全新團隊,打算開發類似「ChatGPT 搜尋」的 AI 搜尋功能。
Google 今年起在搜尋引擎上大力推動 AI 功能,先前已於美國正式上線 AI 模式,如今更陸續將 Gemini 各項功能整合其中。一系列新功能鎖定準備學生族群,無論是製作報告還是規劃旅行,都能在查閱資料之後,獲得完整的架構內容。
微軟本週正式在 Edge 瀏覽器推出「Copilot 模式」,通過 AI 助理來改變瀏覽器的使用方式,到底能帶來哪些好處?以下實測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