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過往幾十年來,一直固定在九月舉辦秋季發表會推出新一代 iPhone,偶爾則會在春季不定期推出 iPhone SE、iPhone 16e 等入門系列。這樣的規律將從明年開始有明顯轉變,未來可能會一年有兩次發表會,更會把每年固定登台的 iPhone 型號擴增至 6 款。
蘋果今年 iPhone 17 系列銷量屢傳佳績,同步登場的 iPhone Air 卻是壞消息不斷,甚至有說法認為產線即將停產,就是因為銷量慘淡。然而,蘋果今年賣得差的不只有 iPhone Air,據傳 iPhone 16e 同樣表現不佳。
最新消息指出,三星下代旗艦S26系列有望迎來關鍵規格升級,不僅讓手機運作更順暢、資料傳輸速度更快,也將直接提升拍照表現。
由於超薄手機S25 Edge銷量不佳,傳聞指出,三星取消下一代S26 Edge的推出計畫,儘管官方始終未證實,但從各方爆料來看,似乎已成事實。
三星下一代旗艦S26系列蓄勢待發,目前已幾乎能確定將採「雙處理器」策略,同步採用高通Snapdragon 8 Elite Gen 5和自家Exynos 2600。
作為 Android 陣營代表,三星即將在明年初推出 Galaxy S26 系列。目前已有最新爆料釋出渲染圖,提前揭露 Galaxy S26 與 S26 Plus 的全新設計,不僅有望加入 Qi2 磁吸充電,更會有全新設計的相機島。
由Rockstar Games主導開發的遊戲《俠盜獵車手6 (GTA 6) 》再度跳票,原先承諾2026年5月推出,官方最新宣布將延至2026年11月19日發售,意味玩家必須再等半年多,消息一出,也立刻引發眾多玩家不滿。
Google Pixel 9和Pixel 10用戶注意,若你最近在通話時發現無法順利使用擴音功能,其實你並不孤單,但壞消息是,Google已正式確認不會修復這項問題。
近年Wi-Fi 7的討論熱度不斷升高,由於Wi-Fi 7路由器主打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遲以及更穩定的連線品質,也讓不少消費者開始思考是否該跟上潮流進行升級。建議換機前,有一些重要觀念需要釐清,以免實際使用後感到落差。
雖然目前已有許多手機品牌推出摺疊手機,但蘋果至今尚未正式進入這個領域,僅不時傳出開發中的消息。然而,根據多方消息顯示,蘋果正悄悄籌備三款摺疊產品,有望在未來幾年內陸續登場
蘋果正式推出全新M5晶片,並同步登場搭載新晶片的MacBook Pro、iPad Pro和Vision Pro。不過,在這波新品中,蘋果似乎悄悄暗示了一款尚未發布產品的重大升級
繼去年推出首次加入主動降噪的 AirPods 4,以及今年秋季發表會上整合心率偵測功能的 AirPods Pro 3 後,據傳蘋果內部開發團隊已著手研發下一代 AirPods 5,預計帶來全新的運算晶片。
Netflix自2021年進軍遊戲市場以來,一直以手機遊戲為主。如今,Netflix正式宣布要將遊戲服務搬到電視,讓所有訂閱用戶都能免費遊玩,免安裝、免主機,只要一支手機就能玩
LINE在台灣擁有廣大用戶,但抱怨聲也相當多,像是「LINE視訊通話不穩定」就長期遭到詬病。最近有網友疑惑發問,明明台灣很多人都用iPhone,但為什麼幾乎沒人用穩定度很好的FaceTime視訊通話?這番討論在網路掀起熱議,多數人認為「習慣難改變」以及「LINE無需電話號碼」是關鍵原因。
知名手遊《原神》在最新的裝置要求公告中,特別標示僅支援「非PowerVR架構GPU」,儘管遊戲仍可正常啟動遊戲,但可能會出現效能下降的問題,遭外界解讀這是Pixel 10系列被排除在支援範圍外,引發網路上不少討論。對此,Google首度公開回應了。
隨著全球積極發展5G網路,5G手機早已成為市場主流,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報告,2025上半年,全球5G手機出貨量已突破整體的71%。不過,在一些國家,5G手機的普及率仍相當低,與全球趨勢形成強烈對比。
手機的電池蓄電力會隨著使用週期而逐漸下滑,蘋果 iPhone 也不例外,官方更建議健康度低於 80% 就應該替換電池,因此該如何正常使用 iPhone 又能盡可能延遲電池壽命?外媒《wccftech》記者 Ali Salman 就進行了實測,透過遵守 7 大守則成功在使用 iPhone 16 Pro Max 整整一年後,仍維持了 98% 的電池健康度。
Sony INZONE電競系列鎖定FPS射擊遊戲玩家,特別強調操控精準與速度。 日本遊戲大廠Sony旗下電競品牌INZONE昨(16)日在台發表新一代產品,相較於過
台灣消費者追求影音娛樂效果,不少人就是喜愛大螢幕所帶來的震撼,因此讓「投影機」成為明星商品。各品牌藉機搶攻市場,OVO 以平價 HD 機款切入,用 2,000 元不到的價格來滿足臥房的觀影需求;BenQ 則主攻 4K 高階款,以超高的亮度讓客廳不用拉窗簾、關燈也能有清晰的投影畫面。
許多人習慣將手機上的 App 上滑關閉,藉此釋放記憶體並降低耗電。然而,根據外媒《BGR》報導,這樣的做法實際成效有限;若要提升效能與續航,更應該著重在系統內部的四項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