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iPhone 17系列買氣強勁,但主打超薄設計的iPhone Air卻似乎「叫好不叫座」,上市後的銷售表現不如預期。多份市調報告也指出,蘋果已經縮減iPhone Air的產量。
你覺得家中的Wi-Fi總是有點卡卡的嗎?你可能沒想過,網速不夠順暢的原因,竟然可能是家裡的盆栽
YouTube不時會測試新介面,雖然其中不少只是實驗性質,最後不一定會正式上線,但每次調整幾乎都免不了招來爭議
YouTube一直警告用戶別「投機取巧」,像是跨區訂閱、使用廣告攔截器,或是非同住共用家庭方案等,都被視為違反規範。希望用戶「正大光明」付費訂閱Premium方案,而官方也持續爲會員拓展新功能。
各大旗艦手機一向都主打機身更耐用,但若把蘋果iPhone 17 Pro Max與三星 Galaxy S25 Ultra拿來直接比拚,究竟誰才是真正的「耐摔王」?知名YouTube頻道PhoneBuff進行了一場殘酷的跌落實測,結果恐怕會讓不少人意外
Google 搜尋可以進駐電腦了!不用再開啟瀏覽器,只要使用一組快捷鍵就能啟用,而且還能替用戶搜尋電腦內的檔案文件。
日前 Google 旗下的 Gmail 遭爆資料庫被駭客入侵,有多達 25 億組帳號恐面臨被盜風險,對此 Google 跳出來嚴厲否認,認為並非如此,同時也建議若想要降低被盜的風險,可以考慮改用 Passkeys 取代密碼,而 Passkeys 到底是什麼?真的有更加安全嗎?這篇文章就替你解說。
Google 日前正式推出「Nano Banana」Gemini 2.5 Flash Image 圖像編輯模型,獲得業界與大眾消費者高度關注,其能確保主體「一致性」的優點,不僅能讓用戶通過簡單的指令進行合成、換裝、試穿、廣告製作等用途,更帶動 Gemini 公仔的盛行,根據 Google 高層親自爆料,這波熱潮至少吸引 1,000 萬名全新 Gemini 用戶。
Google 近日悄悄釋出一組名為「Nano Banana」的 AI 圖像模型,允許用戶通過敘述來修改、生成圖片,精湛的畫質在網路上瞬間爆紅!然而,Google 對此卻保持極度神秘,用了多次彩蛋來暗示 AI 全新模型。
日前 OpenAI 旗下的聊天 AI 機器人 ChatGPT 遭外媒爆料,用戶與 AI 聊天的內容在 Google 搜尋都找得到,引爆隱私危機!儘管事發之後,OpenAI 已經緊急關閉這項功能,但是通過分享連結,你與 ChatGPT 的對話仍可能會外流,該如何管控呢?以下這篇文章告訴你。
現代人除了高度依賴智慧型手機,智慧錶的使用也很普及。不過,續航力始終是智慧錶的一大痛點,尤其在重度使用下,每天固定充電已成為多數用戶的日常。由於智慧錶體積受限,難以容納大容量電池,因此「充電速度」反而成為更關鍵的實用指標。
Sony 第 13 屆索尼創意科學大賞成果展即日起正式開跑,將在 8 天內分別於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出,邀請大小朋友免費體驗一系列的科學玩具,在遊玩過程體驗到科學的有趣與奧妙。
Google相簿超強神技來了!Google宣布Google相簿導入「照片轉影片」新功能,只要一張靜態照片就能讓回憶動起來
TrendForce: 品牌加速佈局牽動折疊手機市占變化,2026年蘋果入局可能刺激市場爆發摺疊手機長期以來由三星 Galaxy Z 系列稱霸,近年越來越多品牌參戰,讓三星市占率持續受到打擊。外界更盛傳,蘋果即將在明年進軍摺疊手機市場,不僅有望改寫市場格局,更有望使摺疊手機擺脫高價實驗品的標籤,邁入成長爆發期。
Google AI 模式為訂閱者增加了 2.5 Pro 和 Deep SearchGoogle 今日宣布,正式在搜尋引擎導入 Gemini 2.5 Pro 模型,大幅提升 AI 搜尋表現並新增 「深度研究」 功能,協助用戶在搜尋資料可以挖掘到更深層且多元的內容。
不只手機,現代人也越來越依賴智慧手錶,不僅是日常穿搭配件、手機的延伸工具,更常被用來追蹤健康數據、運動表現,甚至監測睡眠。不過,這些裝置在「卡路里消耗」的計算上,準確度到底有多少
Google正準備在Google相簿中推出全新生成式AI功能「Remix」,讓使用者只需輕鬆一按,就能將靜態照片轉換為短影片。根據外媒Android Authority報導,他們早在今年5月的APK拆解中便發現此功能的蛛絲馬跡,並於上月搶先曝光初步介面。而如今,Google不僅更新了介面,也新增一個導覽彈出視窗,幫助用戶更清楚了解操作方式
在歷經兩年的品牌實驗後,華納兄弟探索公司宣布,其旗下串流平台「Max」重新恢復「HBO Max」的名稱
歐盟自2025年6月起規定,所有在歐盟市場販售的手機都必須貼上「能效標籤」,這張標籤除了讓手機像家電一樣進行能效分級,更進一步揭露電池續航力、充電循環次數、抗摔性、維修難易度,以及防塵防水等級等各式資訊,讓民眾在選購手機時,有更具體和一致的參考依據
歐盟針對手機和平板推出《能源標籤和生態設計法規》,並於2025年6月20日正式生效。簡單來說,現在所有在歐盟市場販售的手機和平板,包裝都必須強制貼上「能效標籤」,讓消費者在購買相關產品時,有更具體的依據。而這張「能效標籤」讓手機像家電一樣,從A到G進行分級,A為最高能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