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家的路由器可能正在被駭客盯上!一份名為「Operation WrtHug」的最新報告揭露,一場大規模的攻擊行動鎖定了華碩路由器,尤其是那些已停止安全支援的老舊機型。
SanDisk推出史努比限量版行動固態硬碟(圖右)與Phone Drive雙用隨身碟(圖左)。(SanDisk提供) 為了慶祝《花生漫畫》(Peanuts)75週年,儲存裝置品牌SanDisk攜手人氣角色「史努比Snoopy」合作全新
為了提升用戶的使用安全和便利性,LINE官方一直呼籲用戶完成「帳號完整綁定」,若帳號綁定不完整,一旦手機遺失或帳號被盜,帳號裡的好友跟訊息可能再也回不來,這時便後悔莫及
周邊大廠羅技(Logitech)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文件,證實近期遭遇一起資安攻擊,導致部分資料遭到竊取。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睡前不要滑手機,否則會影響睡眠品質」的忠告,不過,一份最新研究指出,這件事或許沒有大家想得那麼嚴重
小心,你的密碼可能外洩了!外媒PCWorld報導,由資安專家 Troy Hunt經營的「Have I Been Pwned (HIBP)」網站,最近收到一批龐大的外洩資料,包含20億筆電子信箱帳號和13億筆帳號,這些資料由安全公司Synthient從多起外洩事件中彙整而成。
近日 Google 旗下的 Gmail 信箱傳有大規模的帳號、密碼外洩事件,可能影響超過 1 億 8300 萬個帳號。對此,Google 發出聲明駁斥,認為消息有明顯誤解,更建議使用者啟用「兩步驟驗證」或「密碼金鑰(Passkeys)」,以避免被盜的風險。
當Google帳號密碼忘記、手機遺失,甚至帳號被駭,真的讓人超崩潰。為了讓帳號復原變得更簡單、有效率,Google推出兩項全新帳號復原工具,幫助使用者在緊急狀況下也能快速找回自己的帳號
蘋果即將於本週五(19日)開賣iPhone 17系列和iPhone Air,蘋果也悄悄公告,宣布即日起,iOS 10和macOS Sierra將不再符合iCloud服務的最低系統要求。此項變更意指,部分蘋果舊款裝置將無法再使用iCloud相關功能。
日前 Google 旗下的 Gmail 遭爆資料庫被駭客入侵,有多達 25 億組帳號恐面臨被盜風險,對此 Google 跳出來嚴厲否認,認為並非如此,同時也建議若想要降低被盜的風險,可以考慮改用 Passkeys 取代密碼,而 Passkeys 到底是什麼?真的有更加安全嗎?這篇文章就替你解說。
資安再拉警報!中國網通設備大廠TP-Link證實,多款路由器存在一個尚未修補的零日漏洞,可能讓駭客遠端入侵裝置,進一步竊取或竄改網路傳輸資料,甚至植入惡意程式。
根據外媒《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Google 一個主要資料庫遭到駭客組織 ShinyHunters入侵,導致多達25億Gmail 用戶帳號可能面臨被盜風險。
手機雖然讓生活更方便,但同時也替各種新型詐騙打開了大門。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發出警告,一種「升級版」的手機詐騙手法,恐怕會讓你的銀行帳戶瞬間被搬空。
蘋果正加快 AI 開發腳步,據悉內部正在為 iPhone 設計一套全新「代理 AI」系統,可由 Siri 在多款第三方 App 中代為執行操作,用戶只需開口指令,即可完成多項任務。
蘋果又對爆料者開鍘了!這次捲入風波的是知名YouTuber Jon Prosser,遭蘋果控告涉嫌竊取商業機密,整起事件的發展簡直就像一場現代版的間諜電影
近年不少詐騙都是通過 LINE 訊息,更有多種話術來欺騙一般大眾,例如協助投票、帳號中毒快點刪除 App,甚至還有假冒警察要求轉帳的情況,到底哪些是真是假、如何辨別?LINE 官方就列出了 3 大騙術,警告用戶千萬別照著做。
小心!印表機也可能成為客入侵的破口!網路安全公司Rapid7揭露,數百款Brother家用與商用印表機存在嚴重資安漏洞,攻擊者只要利用預設密碼,便可遠端存取這些裝置。此次總共發現8個新漏洞,其中一項無法透過韌體更新修補,影響多達689款型號的Brother印表機。
本週精選5大科技新聞如下: ● 快改密碼!160億筆帳密外洩 蘋果、Google、臉書都中了 ● YouTube 再傳降速逼退免費仔!網友怒回:寧可卡頓也不看廣告 ● 不只臉書、IG!Threads也爆大規模停權災情、疑遭AI誤殺 ● Android 16 用戶吐槽升級無感!還有網速變慢、耗電災情 ● 別挑戰任天堂!Switch 2玩家一插這張卡就悲劇、主機永久封鎖
資安大警報!根據Cybernews研究團隊揭露,全球驚傳高達160億筆帳號密碼外洩,波及平台涵蓋蘋果、Google、Facebook等,甚至連政府單位也未能倖免,堪稱史上最大規模的帳密外洩事件之一
Meta宣布Facebook App全面導入Passkey密碼金鑰,讓用戶能以「無密碼」方式進行登入,進一步強化帳號安全,降低被駭或遭盜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