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一代iPhone 17系列預計9月登場,除了外型變化與功能升級備受關注,售價是否調漲也成為外界熱議焦點。如今,一份最新分析報告出爐,為價格走向提供進一步線索。
Meta 釋出最新一季財報,第二季營收達到 475.2 億美元,超越平均預期的 448 億美元,表現十分亮眼。然而,他們靠的不是元宇宙或智慧眼鏡,而是透過 AI 技術讓社群媒體臉書(Facebook)和 Instagram 成為最大的收入來源,更讓其股價在盤後一度飆漲達 12%。
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蘋果似乎正悄悄醞釀全新的iPhone產品策略,打破過去僅集中於秋季發表會的慣例,改採「雙波段」的發布節奏,藉由更靈活的產品規劃來滿足不同用戶需求。根據最新傳聞指出,2027年的 iPhone陣容將是歷來最多元、也最複雜的一次。
蘋果產品的生態系十分緊密,能夠流暢地串接通知、檔案等各式訊息,深受不少人喜愛,只是所有設備買下來,往往所費不貲,但好消息是,據傳蘋果將在 2026 年推出多款平價新品,包含了 iPhone、iPad 以及 MacBook。
外傳,蘋果將於2026年推出首款摺疊iPhone,一大亮點是實現「無摺痕螢幕」的突破。知名分析師郭明錤指出,蘋果為了確保明年下半年順利量產,選擇採用SDC(Samsung Display)提供的無摺痕螢幕方案,而非自家設計。當中實現無摺痕的關鍵技術,正是由南韓公司Fine M-Tec提供的「雷射鑽孔顯示器金屬板」。
蘋果新一代iPhone 17系列在記憶體配置上將大幅升級,根據最新透露,除了標準版iPhone 17維持8GB外,iPhone 17 Air、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三款機型都會升級至12GB,跟先前的傳聞不謀而合
市場一直盛傳,蘋果新一代AirPods Pro 3會於今年登場,預期採用更小巧的外型設計,並通過H3晶片提升降噪與音質表現,還可能新增心率或體溫感測等功能,讓健康應用更趨多元。不過,即使產品規格升級,最新市調報告指出,蘋果 AirPods 在 2025 年的出貨量,仍難逃小幅下滑的命運
蘋果過往經常向用戶寄送使用者調查,藉此蒐集消費者對產品的真實回饋。近期一份與 Vision Pro 有關的問卷就罕見地提及多款競品,甚至直接點名「智慧眼鏡」,似乎間接印證蘋果有意參與競爭的市場傳聞。
覺得 MacBook Air 還不夠便宜嗎?據傳,蘋果正準備進軍更低價的 MacBook 市場,最快將於今年底啟動量產,效能約等同於 iPhone 16 Pro。
蘋果頭戴裝置即將迎來爆炸性成長!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稍早爆料蘋果 2025~2028 年的新品規劃,預計將有七款 Vision Pro 系列虛擬頭盔與智慧眼鏡陸續登場,開創全新的產品線。
市場傳聞,蘋果一直在為「全螢幕iPhone」鋪路,目標是打造一款正面無挖孔、無劉海、甚至連動態島都消失的iPhone,讓手機彷彿一整塊完整玻璃般極致簡潔。
iOS 26又爆雷新品了!蘋果稍早釋出iOS 26第二個開發者預覽版Beta 2,在這個版本中,暗示了iPhone 17 Air新機的存在
想要一款隨身攜帶的降噪耳機,不用等 AirPods Pro 3!據傳 Sony 已經正在測試新一代 WF-1000XM6 真無線降噪耳機,將提供消費者另一個新選擇。
主打性價比優勢的美國耳機品牌 JLab 本週在台推出 3 款平價新品,時下最流行的耳罩式耳機加上主動降噪技術免 2,000 元就能入手。
蘋果首款摺疊iPhone再傳新進展!根據知名分析師郭明錤的最新報告指出,摺疊iPhone準備要動起來了,蘋果供應鏈鴻海預計在今年第三季或第四季啟動該專案,但多數零件規格仍未最終敲定
蘋果秋季發表會預計於9月登場,外界普遍預期除了iPhone 17系列,還有全新Apple Watch、AirPods等多款新品同步登場。不過,根據知名分析師Jeff Pu的最新透露,蘋果可能要到明年才會推出AirPods Pro 3,與先前外界傳聞出現落差
蘋果最強智慧手錶 Apple Watch Ultra 系列有望在今年獲得升級!根據分析師 Jeff Pu 透露,蘋果將在秋季發表會上讓 Apple Watch Ultra 3 與 iPhone 17 一同亮相,並有望支援血壓偵測功能。
外界盛傳蘋果正積極布局「摺疊 iPhone」,而在近期 WWDC 開發者大會上的一段官方說法,更引發外媒聯想,認為蘋果正在藉此暗示摺疊機的存在,並提醒開發者提前做好準備。
美國總統川普近來不斷向蘋果喊話,要求「iPhone回美國製造」,但蘋果至今尚未有具體動作。如今,川普家族企業「川普集團」出招,宣布推出自家行動電信服務「Trump Mobile」,並打造一款標榜「美國製造」的T1手機,外界解讀向蘋果嗆聲的意味濃厚
蘋果 WWDC 開發者大會帶來 iOS 26、iPadOS 26 等多項新系統,無論設計或功能都標榜創新升級。然而在部分 Android 用戶眼中,這些更新卻顯得有些「似曾相識」,甚至競爭對手也直接在官方社群上開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