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今年可以說是迎來大豐收,不僅 Radeon RX 90 系列顯示卡大賣追上 NVIDIA。最新數據更顯示,AMD 處理器的市占率單季狂飆 16.6%,即將狙擊長年霸主的 Intel。
美國掃地機器人品牌iRobot曾是「市場王者」,但近年來在中國品牌的夾擊下,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近日,iRobot更公開表示,對公司能否持續營運存在重大疑慮,此番言論引起各界熱議
很多人會從亞馬遜、淘寶等國外電商購買3C產品運送來台,但2月5日起有一項NCC新規定要注意,那就是凡具備無線功能的3C產品,每件須繳交750元審查費。已有不少網友被要求繳交,因此在網路掀起反彈,怒轟「NCC搶錢」。
任天堂新一代主機Switch 2近來成為外界的討論焦點,遭到瘋狂爆料,包括完整外觀、細節設計和核心規格全面曝光。大量洩密引起外界猜測,這可能是代表新機即將亮相
任天堂新一代主機Switch 2雖尚未正式推出,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近來更因各方洩密掀起熱議,似乎暗示新機即將亮相
過去一年,很明顯能感覺到任天堂逐漸將開發資源轉向 Switch 2,然而這可不代表 Switch 沒有新遊戲了!作為任天堂本家招牌之一的寶可夢,下一款新作《寶可夢傳說Z-A》將在今年度發布,現在有電商提前爆料,指出該遊戲的發售日期將是 8 月 15 日。
今年 CES 消費電子展替智慧家電帶來大突破!蘋果、Google 與三星皆正式確定會接納 Matter 協議以及其認證標準,讓單一家電只要具備 Matter 規格,就可以支援各種智慧家電系統。
Intel 近年在桌上型電腦 CPU 領域慘遭 AMD 追擊。根據亞馬遜最新銷售排名,現在 Intel 連前十名都擠不進去,榜單已經被 AMD 全面統治。
亞馬遜日前對Kindle系列進行了大更新,並推出旗下首款的彩色電子書閱讀器Kindle Colorsoft,不過才發售沒多久,現在卻傳出螢幕出現瑕疵,讓這款話題商品蒙上陰霾。
市調機構IDC發布2024年第三季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報告,整體出貨量達到3,960萬台,較去年同期成長了20.4%。此外,前五大品牌的排名也出現洗牌。
自從放棄電動車 Apple Car 後,據傳蘋果下一步聚焦在「智慧家居」市場。根據《彭博社》報導,蘋果將分成 3 大步驟逐漸推出全新系統、產品,最終目標是要推出桌上型的「家用機器人」。
品牌價值顧問公司Brand Finance發布最新的「2024全球科技品牌價值100強」排行榜,蘋果成功奪回榜首寶座,去年遭亞馬遜超車
蘋果iPhone手機、iPad平板,向來在日本市場擁有高市佔率的熱銷人氣且已持之多年。值得注意的是,蘋果iPad平板出貨量市佔率,在日本市場維持連續4年破五成以上的這項紀錄,目前已被中斷了......
蘋果即將在明日(11)凌晨 WWDC 大會揭曉最新的 AI 發展,除了替 iPhone 帶來一系列新功能,放眼長期或也將催生一系列全新硬體。《彭博社》最新爆料指出,蘋果有望透過 AI 技術,帶來足以改變業界遊戲規則的新產品,包含智慧眼鏡、AirPods 耳機以及家用機器人。
曾被視為 iPhone 殺手,由新創公司 Humane 開發的 AI 穿戴裝置「AI Pin」開賣一個月,現在就已經傳出 Humane 求售的消息,恐將讓 AI Pin 迅速走入歷史的洪流。
Google 服務無所不在,無論 Android 還是 iPhone 用戶每天總會用上幾次!然而,像是 Google 搜尋、Google Maps、智慧助理等等,皆會保留用戶所下達的語音指令,僅管用意是要改善音訊辨識技術,卻也留下隱私疑慮。事實上,只要簡單幾個步驟,就能關閉這項機制保護個人隱私。
蘋果稍早突然宣布5月7日美東時間早上10點(台灣時間晚上10點)將舉辦一場名為「Let Loose」的線上發表會,海報上有著Apple Pencil的圖樣,因此這場活動的主角將是新iPad,包括新一代iPad Pro、iPad Air,以及全新的妙控鍵盤和Apple Pencil。 由於蘋果去年沒有推出任何一款新iPad,外界預期今年將會對整個產品線進行大更新。根據目前傳聞,下週率先登場的是新一代iPad Pro及iPad Air。新一代iPad Pro的亮點將是首度導入OLED螢幕,機身有望變得更為纖薄。 新一代iPad Air,除了原有的10.9吋,還會添加12.
蘋果主打輕薄定位的iPad Air 平板系列,在2022年推出M1晶片版的第五代後,至今已有長達2年未獲更新。近期傳出蘋果可能會在今年五月正式發表iPad Air 第六代......
蘋果搭配 iPhone 15 一起推出的精細織紋保護殼(FineWoven),上市後負評如潮,更曾被外媒、網友冠上蘋果史上最爛產品,而據傳蘋果打算放棄這一款保護殼,即將全面停產改用新材質取代。
美國司法部指控蘋果非法壟斷智慧型手機市場,透過各種手段變相綁架iPhone用戶,各界查閱指控文件後發現,其中確實有一些不爭的事實,例如iPhone跟Android手機傳訊息的隔閡,然而,也有一些理由被認為是「無限上綱」,顯得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