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流影音平台 Disney+ 即日起推出「快閃限時優惠」,祭出比半價還要殺的優惠,讓消費者僅需 1,680 元就能用高畫質看一整年。
隨著 iPhone 16e 發表,蘋果正式告別 4.7 吋小手機,全面邁向 6 吋以上的主流規格。其實 Android 陣營也早已經有此跡象,過往多款主打「小巧合手」的機型均已經陸續退場。
台灣智慧視聽裝置品牌 OVO 日前在台推出 3 款不同規格的投影機,從適合露營的便攜款到滿足電競遊戲的高規格,涵蓋不同消費者需求。
美國與台灣近年都出現「剪線潮」,許多人不再訂閱傳統有線電視,但這並不代表家中的電視就此閒置,反而有越來越多人轉向串流平台,尤其是 YouTube。
Netflix 不僅作為串流影音平台龍頭,下一步更要成為居家娛樂的核心所在!在最新發佈的財報 Netflix 表明,正在規劃提供推出多人合作遊戲、派對遊戲。
Netflix去年底在台灣調漲價格,最低月費從270元增加至290元,高級方案也從390元拉高至460元。(美聯社) 〔記者黃肇祥/台北報導〕串流影音平台Netflix日前在台灣調漲價格,月費最大漲幅來到18%,讓許多人大喊荷包吃不消。為替消費者在新的一年節
日本投影機大廠 Epson 就推出的全新旗艦款 QL 系列的 4K 家用投影機,提供超過 10,000 流明的亮度,在客廳開燈也依舊清晰。
這個十一月可以說是讓消費者們荷包大失血了。串流影音平台台Netflix無遇警調漲價格,漲幅最高18%。此外,蘋果、華碩以以及Sony更有一連串最新產品開賣,要如何精準地把錢花在刀口上?就讓這個月的科技大事來告訴你!
隨著串流影音平台興起,越來越多人重視家庭的觀影體驗,讓超大尺寸電視成為新主流!三星電視部門財報數據就顯示,有將近一半銷量來自於 75 吋以上的大尺寸機型。
倘若不是申辦電信吃到飽方案,網路用量就要特別注意了,尤其是某些手機 App 可能會是你沒想到的「流量怪獸」!國際 eSIM 卡業者 Holafly 近期公布調查,通過實測列出「最吃網路流量的 App 排行榜」,結果由 YouTube 奪得冠軍,光是使用 5 分鐘就要吃下將近 200MB。
Disney+執行長Bob Iger在本週的財報會議再次重申,「打擊寄生帳號的行動要從下個月「『認真』開始了」。早在之前,Disney+已預告將於9月在全球範圍內打擊寄生帳號,非家庭同住者不得共用帳號,意味台灣也逃不過。為此,Disney+數個月前在部分國家對用戶寄發警告信
由文化內容策進院公開的「2023 年臺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顯示,傳統電視觀眾逐漸式微,目前只剩不到一成,取而代之的是串流影音(OTT)崛起,不過台灣民眾都透過哪一些平台收看呢?對此文化內容策進院也統計列出 2023 年度的排行榜。
換新手機之後,你的舊手機是否就放在抽屜裡長灰塵了呢?有鑒於近年手機規格十分成熟,即便是使用 2~3 年的設備,也都還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外媒《YankoDesign》整理出六大妙招,不只是資源再利用,甚至能省下購買多款 3C 產品的預算。
台灣三大電信 618 年中優惠活動開跑,不只是購買手機、家電享有最多 5,000 元的優惠,想要在家追劇,更有 99 元的 Disney+ 月費優惠。
影音串流平台 Netflix 是許多人用來追劇觀看影片的首選之一。為提供付費訂閱用戶更好的觀看體驗,據外媒Android Authority 報導引述App分析專家AssembleDebug,於近期釋出的Android手機測試版本的程式碼中,發現到一個新增的功能開關,將允許用戶能自動切換......
現代人愛追劇,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布台灣影音觀看行為報告,在串流影音平台部分,台灣人最常收看的前五大國際平台依序為YouTube(73%)、Netflix(52%)、Disney+(28%)、LINE TV(23%)以及愛奇藝(19%)。而就訂閱情況而言,最受歡迎的前三大訂閱平台為(63%)、YouTube(41%)、Disney+(38%)
串流影音平台 Netflix 公佈去年2023年度第四季的財報數據指出,全球新增的付費訂閱用戶人數達1,310萬,創歷年同期新高紀錄;該季度營收總計達88.33 億美元,相比前年同期的78.52 億美元,成長率年增......
蘋果空間運算裝置 Vision Pro 將於明日在美國開放預購,主打極具沈浸感的影音體驗,不少果粉期待配戴觀看 Netflix 影片,現在卻恐怕要失望了!因為 Netflix 官方證實,將不會替 Vision Pro 打造專屬 App,只能使用網頁版。
2023年進入尾聲,今年科技業由生成式AI技術領軍,掀起一波波浪潮,還有科技巨頭蘋果發表首款空間運算裝置Vision Pro,將以結合虛擬、現實帶來截然不同的軟體使用情境。各方新技術齊聚一堂,即將改寫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回首2023年,有些具備里程碑意義的重要科技大事呢?一起回顧2023年重點,展望2024年未來生活趨勢。
Google旗下擁有眾多的硬軟體產品,包含Google搜尋、Android系統、Pixel裝置等,但根據最新數據指出,這些都不是Google目前成長最快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