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今年一開始就新品連發,陸續帶 M4 版本 MacBook Air、iPhone 16e 以及 iPad 與 iPad Air 的升級。然而,這還只是暖身運動!外媒《9to5mac》就透露蘋果正在籌碼史上最大規模秋季發表會,將一口氣推出 13 款新品,粉絲可要把握時間將荷包準備好。
蘋果在上個月推出首款iPhone 16e,成為蘋果最便宜的AI手機,更宣告終SE系列走入歷史。然而,21,900元起的價格掀起兩派反應,有人喊「好香」、也有人嫌「好貴」。然而,這款新機的銷售表現究竟如何?市調機構IDC公布了初步成績
蘋果於本週釋出了iOS 18.3.2,這次更新包含重要的錯誤修正及安全性更新,並解決部分串流內容無法播放的問題。目前為止,並未傳出有關於iOS 18.3.2的重大更新災情,不過根據實測結果,iPhone 16可能出現耗電問題
三星預計在7月登場多款摺疊手機,如Z Fold7、Z Flip7等,最新爆料指出,三星還會推出首款骨傳導耳機。
蘋果預計在6月登場2025 WWDC開發者大會,屆時將揭曉各裝置的新系統,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是iOS 19。據悉,蘋果今年將針對iOS 19進行重新設計,這將是自2013年iOS 7推出,間隔11年的最大改版。此外,根據彭博社的最新爆料,iOS 19還將會AirPods解鎖即時翻譯功能。
未來 AirPods 不只能聽音樂!據傳蘋果計劃替加入相機鏡頭,結合 AI 技術帶來兩大用途
蘋果旗下Beats在本週發布全新Powerbeats Pro 2真無線耳機,最大亮點之一是首度導入運動心率監測功能。這款耳機已經通過NCC電檢,意味即將在台上市。
有「蘋果大神」之稱的彭博社記者Mark Gurman日前爆料,蘋果將在「本週」發布新一代iPhone SE 4,讓果粉相當期待。然而,他稍早在X(原推特)表示,iPhone SE 4可能延至下週亮相,讓新機的發布時程增添不確定性
蘋果昨晚正式發表旗下 Beats 品牌的全新耳機 Powerbeats Pro 2,瞄準熱愛運動的消費者,更首度搭載「心率監測」功能。普遍外媒認為,這很高機率是蘋果正在試水溫,未來 AirPods Pro 也可能引入此功能。
蘋果旗下Beats正式推出全新Powerbeats Pro 2真無線耳機,專為運動愛好者設計,最大亮點之一是導入運動心率監測功能,這項技術甚至連AirPods系列都尚未搭載。
根據傳聞,蘋果預計在2025年推出超過20款新品,今年有哪些新品值得果粉期待?自由3C科技頻道進行全面整理,搶先揭露蘋果年度新品的重點。
台灣人瘋手遊!根據資策會日前調查,國內將近八成玩家每天遊玩近兩小時,更有研究指出,台灣人課金實力不容小覷,玩家一年狂砸超過 25 億美元(約 817 億元),可見國人對於手遊的執著。新的一年想要好好地體驗手遊,到底壓歲錢要投資在哪幾款機型才划算呢?以下就推薦目前 3 款最強的電競手機之選。
蘋果今年要全面搶攻入門市場!根據外媒《MacRumors》統整外電傳聞,點名蘋果今年將發布 8 款入門級、低花費的新產品,其中包含 iPhone、iPad 以及 Mac,要替果粉用最節省的預算,帶來全面性的升級。
根據彭博社記者Mark Gurman的最新爆料,蘋果計劃在今年針對Apple Watch系列進行大更新,推出包括Apple Watch SE 3、Apple Watch Series 11和Apple Watch Ultra 3,這將是自2022年以來首次一次性升級三款Apple Watch,並帶來重大的功能提升
蘋果在2024年推出了海量新品,各產品線包括iPad、iPad、Mac、AirPods、Apple Watch等都進行了改朝換代,是整體更新幅度相當大的一年。那麼,你心目中的「蘋果2024最佳產品」是哪一款呢?
隨著新品上市,蘋果今年停產多達 15 款產品,儘管已經在官方網站、Apple Store 買不到了,但是消費者仍能在其他通路找到庫存,這些產品往往會祭出特價來清倉,還值得購買嗎?外媒《9to5mac》就認為有 8 款就算價格下修,也應該要避免購買。
蘋果沿用多年的 Lightning 正式走入歷史,隨著歐盟《通用充電器法案》在本月 28 日正式上線,指定的電子產品都要改用 USB-C 充電器,也讓蘋果提前停售 3 款舊 iPhone,正式告別 Lightning 的時代。
迎接2025年,如果下週有計劃前往日本旅遊的台灣果粉,可考慮是否要趁機在日本購買蘋果產品,因為蘋果將推出新年優惠,最高贈送3萬日幣(約台幣6,200元)的Apple禮品卡
耳機不再只能拿來聽音樂,隨著技術進步,各大品牌積極開發無線耳機的各項潛能!據傳,蘋果就為 AirPods 加入健康偵測功能,還會裝上相機鏡頭,徹底改寫 AirPods 的產品定位。
近年隨著技術成長,耳機也開發出很多不一樣的玩法以及用途。有的以造型取勝,讓人就算不聽音樂,也要在頸上掛著耳機當作時尚配件,也有耳機跨界挑戰醫療、運動市場,或是成為貼身助理、翻譯,隨時提供支援,各種全新玩法讓耳機脫離單純的播放功能,變得越來越有趣。